《临江仙》
时间: 2025-01-08 03:00:30意思解释
临江仙
作者: 俞陛云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掩尽青骢门外迹,香泥绿遍苔钱。
玉钗敲竹信悠然。春寒临水榭,人倦养花天。
檀篆金炉愁共袅,小风吹断还连。
匆匆槐火又今年。镜慵朝损黛,灯灺夜还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寒的午后,诗人站在临水的楼阁上,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慵懒。门外的马迹已经被掩盖,地上满是香泥,长满苔藓的地方显得生机勃勃。诗人悠然自得地敲打着玉钗,享受着这份宁静和舒适。春寒的天气让人感到困倦,似乎想要养花放松。而檀香篆燃烧的金炉中,愁绪随着烟雾缭绕,轻风吹动着,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忧伤。转眼间,槐树已经开花,时光飞逝。镜前慵懒地修饰眉黛,夜晚的灯光下依旧沉沉入眠。
注释:
- 青骢:指青色的马,古人常用以代表出行的工具。
- 香泥:香泥指的是用香料制成的泥,通常用来制作香包或香囊。
- 玉钗:指用玉石制成的发钗,象征着女子的妆饰。
- 檀篆:指檀香篆,古人用以熏香的器具。
- 槐火:指槐树的花,常用来象征春天的来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陛云(约1640年-约1715年),清代词人,以其精致的词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生活中的细节,情感细腻,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人在这份宁静的环境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表达了对生活的悠闲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临江仙》展现了清代文人特有的闲适与雅致。诗中的意象如“青骢”、“香泥”、“玉钗”等,均渗透着诗人对生活细腻观察的态度。开篇“掩尽青骢门外迹”,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停滞,外界的喧嚣被隔绝。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寒的景象,给人以温暖却又略带沉闷的情感,正如春天的气候一样。这里的“人倦养花天”,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享受,生动地描绘出了春天的慵懒气息。
而后部分则转向内心的忧愁与思考,“檀篆金炉愁共袅”,仿佛在诉说着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小风轻轻吹动,带走了诗人的忧虑,似乎在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变迁。最后一句“镜慵朝损黛,灯灺夜还眠”,则将整首诗推向了一个更为私密的空间,展现了诗人个人的生活状态,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描写门外的马迹已被掩盖,暗示着过去的痕迹与时间的流逝。
- 次句通过“香泥绿遍苔钱”,突显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环境。
- 第三句的“玉钗敲竹”描绘了女子的闲适与优雅,表现出生活的惬意。
- 随后几句则转向内心的愁绪,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思考与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通过“香泥”、“玉钗”等意象,将自然与人物情感相结合。
- 对仗:如“灯灺夜还眠”与“镜慵朝损黛”,形成了整齐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小风吹断还连”,使自然景象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呈现了春天的气息与个人的内心世界,表露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骢:象征着过去的旅程和岁月的流逝。
- 香泥:代表了生活的美好与温馨。
- 玉钗:象征着女子的优雅与闲适。
- 檀篆:代表着内心的忧伤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青骢”指的是什么?
A. 马
B. 牛
C. 羊
D. 驴 -
“玉钗敲竹信悠然”中的“悠然”意指?
A. 忙碌
B. 宁静
C. 低沉
D. 兴奋 -
诗中的“檀篆金炉愁共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愤怒
D. 期待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 李清照
- 《水调歌头》 苏轼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俞陛云的《临江仙》均描写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与生活情境。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李清照的词更显婉约,俞陛云则在细腻与悠然中透出一种生活的哲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读》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俞陛云传记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