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动石》
时间: 2025-01-01 10:19: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蚍蜉思撼树,螳螂奋当辙。
物情固不量,物理亦难决。
峨峨古田盘,怪石森罗列。
小者状磊然,大者势巉绝。
中峙苍玉根,攫空岚翠裂。
鬼凿旁无痕,神工下有禊。
纵使力拔山,一手谁能抉。
我来试抚摇,动荡乃不辍。
未著祖龙鞭,似听生公说。
对之耸奇观,令人欲挢舌。
幻象费揣摩,灵踪觑亲切。
返步下山椒,夕阳半明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探索。蚂蚁试图动摇大树,螳螂勇敢地迎接车轮,虽然自然界的力量无法被轻易评量,但人们对它的理解也难以完全把握。高耸的古田与奇形怪状的石头交错排列,小的石块整齐如磊,大的则气势磅礴。中间有一根苍翠的玉石,仿佛在空中撕裂云雾。鬼神所凿之处没有痕迹,神奇的工艺下却有一种净化之感。即便有力气能拔山,单手又有谁能撬动?我来试着抚摸这些石头,摇动之事却不断。未曾见到祖龙的鞭子,却似乎听见生公的教诲。面对这些奇观,令人忍不住想要称赞。幻象让人琢磨不透,灵动的踪迹触手可及。回头下山椒,夕阳半明半灭,仿佛一切都在变化中。
注释
- 蚍蜉: 指小蚂蚁,比喻微小的力量。
- 螳螂: 指一种昆虫,勇敢地迎接大车,象征挑战强敌。
- 峨峨: 高耸的样子。
- 磊然: 形状整齐的样子。
- 巉绝: 高峻险峻。
- 苍玉: 比喻青翠的玉石。
- 鬼凿: 指神秘的雕凿技艺。
- 神工: 精巧的工艺。
- 祖龙: 传说中的龙,象征力量和权威。
- 生公: 可能指古代某位智者或先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萨哈岱,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生命的思考。
创作背景
《摇动石》是诗人在游历大自然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壮丽山川的感慨和对自然力量的思考。诗中通过对石头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奇妙与不可测。
诗歌鉴赏
《摇动石》以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开篇用蚂蚁和螳螂的比喻,表现出小生物的勇气与微不足道的力量,随后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体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诗中使用了丰富的形象,如“峨峨古田”和“怪石森罗列”,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奇特。同时,诗人通过“鬼凿旁无痕,神工下有禊”的描绘,传达了自然中的神秘与美感。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探索与反思的情感,使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蚍蜉思撼树: 蚂蚁想要摇动大树,暗示微小的力量与巨大的自然力量之间的对比。
- 螳螂奋当辙: 螳螂迎接车轮,表现出勇气与无畏。
- 物情固不量,物理亦难决: 自然事物的情感无法量化,物理道理也难以判断。
- 峨峨古田盘,怪石森罗列: 高耸的山田与形状各异的石头交错,形成壮丽的景观。
- 小者状磊然,大者势巉绝: 小石头整齐如磊,大的则气势磅礴,描绘了大小石头的对比。
- 中峙苍玉根,攫空岚翠裂: 中间有根青翠的玉石,仿佛在撕裂空中的云雾。
- 鬼凿旁无痕,神工下有禊: 神秘的雕凿技艺未留下痕迹,精巧的工艺让人感受到净化之感。
- 纵使力拔山,一手谁能抉: 即便有力气拔山,单手又有谁能撬动。
- 我来试抚摇,动荡乃不辍: 诗人尝试去摇动,结果却是不断动荡。
- 未著祖龙鞭,似听生公说: 未曾见到祖龙的鞭子,却似乎听见生公的教诲。
- 对之耸奇观,令人欲挢舌: 面对这一切奇观,令人想要称赞。
- 幻象费揣摩,灵踪觑亲切: 幻象让人琢磨不透,灵动的踪迹触手可及。
- 返步下山椒,夕阳半明灭: 回头下山椒,夕阳的光线渐渐暗淡。
修辞手法:
- 比喻: 蚍蜉与树、螳螂与车轮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 描述石头和自然景观时,赋予其情感与生命。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大自然的奇观和人类的渺小,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在自然面前,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与无力,同时也传达出对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蚍蜉与螳螂: 象征勇气与无畏,尽管力量微小。
- 古田与怪石: 表现自然的壮丽与奇特,体现自然的力量。
- 苍玉根: 代表自然的灵性与神秘。
- 夕阳: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蚍蜉思撼树中的蚍蜉比喻什么? A. 小的力量
B. 大的力量
C. 自然的力量
D. 人类的智慧 -
诗中“鬼凿旁无痕”表达了什么意象? A. 自然的美
B. 人工的痕迹
C. 神秘的雕刻技艺
D. 强大的力量 -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人与自然的关系
B. 生活的烦恼
C. 人类的伟大
D. 友谊的珍贵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摇动石》与《山居秋暝》: 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观,但前者更强调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渺小,而后者则更表现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