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宗皇帝灵驾发引诗》

时间: 2025-01-04 12:38:14

舜禹相传日,元非倦万几。

慈闱躬至养,别殿奉遗衣。

易月心何忍,通丧礼不违。

煌煌新庙号,万古播音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舜禹相传日,元非倦万几。
慈闱躬至养,别殿奉遗衣。
易月心何忍,通丧礼不违。
煌煌新庙号,万古播音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提到舜和禹这样的古代圣王,他们的仁德和治国智慧流传至今,真是让人感到无尽的敬佩。诗人强调母亲的慈爱和对儿子的养育之恩,因此在这特别的时刻,他特意去别殿奉上遗物。面对亲人的离世,他的心中充满了不忍之情,但仍然要遵循丧礼的规矩。诗的最后提到新建的庙宇,象征着对逝者的永恒纪念,声名万古流传。

注释

  • 舜禹:古代中国著名的圣王,舜是五帝之一,禹是大禹治水的英雄。
  • 慈闱:慈爱的闺房,指母亲的居所。
  • 奉遗衣:奉上已故亲人的衣物,表示怀念与尊重。
  • 易月:指月亮的变化,象征时间的推移。
  • 通丧礼:遵守丧葬礼仪。
  • 煌煌新庙:形容新建的庙宇气势辉煌。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舜和禹,代表了传统文化中对孝道和治国理政的理想。舜禹传承的典故,体现了古代对贤明统治者的崇敬。古代礼仪中,丧礼是极为重要的,遵循丧礼体现出对逝者的尊重与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戡,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末年,性情豪放,擅长诗词和散文,作品常表现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对孝宗皇帝的悼念之时,表达了对这位皇帝的敬仰和对其慈爱品德的赞美。诗人在这一特殊时刻,通过对古代圣贤的引喻,表现了对孝道的传承和对丧礼仪式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圣王舜禹的提及,建立起对孝宗皇帝的崇高敬仰,表达了对其品德和治国理念的赞美。首联直接引入舜和禹,象征着古代的仁政,暗示了皇帝的统治哲学与道德标准。接下来的“慈闱躬至养”则表现了皇帝在家庭中的孝顺与对母亲的尊重,充分体现了“孝”的主题。通过“别殿奉遗衣”,诗人以具体的行动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敬意,突显了对亲情的珍视。最后的“煌煌新庙号”则暗示着对逝者的纪念将会延续,庙宇作为历史的见证,将会永存于世,声名流传。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古典文化的回顾,也有对当下的深切感慨,显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传统美德的崇尚。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舜禹相传日”:舜和禹的仁德受到后代的传承与肯定。
    • “元非倦万几”:这份传承让人感到无尽的尊敬与崇敬。
    • “慈闱躬至养”:强调母亲的养育之恩。
    • “别殿奉遗衣”:在这种情境下,去奉上遗物,体现对亲人的怀念。
    • “易月心何忍”:面对亲人的离世,心中难以忍受的痛苦。
    • “通丧礼不违”:然而,仍需遵循丧礼的规矩。
    • “煌煌新庙号”:新建的庙宇象征着对逝者的永恒纪念。
    • “万古播音徽”:声名将流传千古,永远铭记。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舜禹的仁德比作传承的楷模,寓意深远。
    • 对仗:如“慈闱躬至养”和“别殿奉遗衣”,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孝道的推崇和对逝者的怀念,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对亲情与尊重的重视。

意象分析

  • 舜禹:象征贤明的统治。
  • 慈闱:代表母爱的温暖。
  • 遗衣:表达对逝者的怀念。
  • 新庙:象征永恒的记忆与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位古代圣王是: A. 孟子与荀子
    B. 舜与禹
    C. 李白与杜甫

  2. “奉遗衣”一语中“遗衣”指的是: A. 传统的衣服
    B. 已故亲人的衣物
    C. 祭祀时的衣服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赞美大自然
    B. 对逝者的怀念与对孝道的推崇
    C. 对历史的批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同样展现对时间与情感的感慨。
  • 《静夜思》 by 李白:表达对亲情的怀念。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杜甫在诗中表现的是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故乡的思念,而蔡戡则侧重于对亲情和孝道的表达,风格各异,情感基调迥然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经与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