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昔少年日,抗志期青云。
宦游三十载,所历多艰勤。
四持湖海节,再饷江淮军。
全家得饱暖,何以报吾君。
白话文翻译
回想我年轻的时候,曾有志向要飞黄腾达。
经过三十年的宦海生涯,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努力。
我常常把大江大湖的节庆带回来,再为江淮的军队送去食物。
如今全家能够温饱,我该如何回报我的君主呢?
注释
- 忆昔:回想往昔。
- 少年日:年轻的时光。
- 抗志:志向高远。
- 宦游:指做官旅行,经历官场生活。
- 艰勤:艰辛与勤奋。
- 四持:四次持有,指节庆的参与。
- 饷:给予,供应。
- 全家得饱暖:全家都能过得温饱。
典故解析
- 韩昌黎:即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其诗歌常表达拼搏进取的精神。
- 江淮军:指在江淮地区活动的军队,暗示为国家服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戡,宋代诗人,生平经历丰富,以诗歌表达个人的理想与奋斗。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三十年宦游后,回顾过去的奋斗历程,表达对国家和君主的感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回忆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在年轻时的理想与志向。开头的“忆昔少年日”不仅引导读者进入回忆的氛围,更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怀念之情。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在宦海中经历的艰辛与努力,体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对艰辛历程的自我肯定与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一句“全家得饱暖,何以报吾君”则是对自己成就的反思,强调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君主的感恩之情。通过描述自己对国家的贡献,诗人不仅展现了自身的价值观,还传达出一种责任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忆昔少年日:引入回忆,勾起青春的理想。
- 抗志期青云:表现年轻时的高远志向。
- 宦游三十载:时间跨度的强调,三十年的历练。
- 所历多艰勤:艰辛的经历,体现奋斗的过程。
- 四持湖海节:参与节庆活动,展示与大自然的联系。
- 再饷江淮军:为军队提供支持,表现对国家的贡献。
- 全家得饱暖:最终的结果,家庭的温饱。
- 何以报吾君:反思自我与国家的关系,表达感恩。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仗和排比,增强了韵律感和节奏感,情感也显得更加真挚。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出一种奋斗与感恩的主题,体现了个人理想与国家责任的深刻关系。
意象分析
- 少年:象征理想与希望。
- 青云:象征高远的志向与追求。
- 湖海:象征广阔的天地与人生的旅程。
- 军队:象征为国家服务的责任感。
- 饱暖:象征家庭的安定与幸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韩愈
- B. 蔡戡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宦游”指的是什么?
- A. 旅游
- B. 做官旅行
- C. 读书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感恩
- C. 失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愈《春雪》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蔡戡的诗歌与杜甫的作品在主题上都有对国家和个人责任的反思,但蔡戡更倾向于将个人经历与国家兴衰结合,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对时局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无奈。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各具特色,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