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樊伯撝》

时间: 2025-01-21 11:56:28

直以佣为业,何妨睡作魔。

吟诗终日少,饮酒一生多。

坐久头鸣籁,行迟脚有鹅。

林居三十载,一室小维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答樊伯撝
作者: 陈著 〔宋代〕

直以佣为业,何妨睡作魔。
吟诗终日少,饮酒一生多。
坐久头鸣籁,行迟脚有鹅。
林居三十载,一室小维摩。

白话文翻译:

我只以佣工为生,难道睡觉就成了魔鬼?
吟诗的时间一天到晚都很少,喝酒的时间却是一辈子都不少。
坐久了头上响起了竹笛声,走得慢了脚下仿佛有了鹅。
在林中居住了三十年,只有一间小小的维摩居室。

注释:

字词注释:

  • :佣工,指以劳作为生的人。
  • 睡作魔:睡觉成了魔鬼,暗指沉迷于睡觉。
  • 吟诗:作诗、吟咏诗歌。
  • 维摩:维摩诘,指《维摩诘经》中的人物,象征清净的居住环境。

典故解析:

  • 维摩诘是佛教中著名的菩萨,其生活清贫但思想深邃,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个人生活与理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陈著与友人樊伯撝的交流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吟诗与饮酒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松幽默的口吻探讨了生活的意义和个人的选择。诗人在第一句中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以佣工为生的现实,似乎对这种生活状态感到无奈,但随即用“何妨睡作魔”来调侃自我,显示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对自己吟诗的时间少,而饮酒的时间却多进行了对比,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与享受生活之间的矛盾心态。

诗中“坐久头鸣籁”与“行迟脚有鹅”的意象,生动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久坐久行的状态,表现出一种闲适和随意的生活方式。同时,诗人提到“林居三十载”,既是一种对岁月的回顾,也暗示了他在自然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归属。

整首诗通过轻松的语调和幽默的修辞,表现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个人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直以佣为业:直言自己以佣工为生,直白而真实。
  • 何妨睡作魔:自嘲沉迷于睡眠,暗示对生活的无奈。
  • 吟诗终日少:表达了自己创作诗歌的时间少。
  • 饮酒一生多:与吟诗形成对比,显示出饮酒的悠闲与乐趣。
  • 坐久头鸣籁:久坐时听到竹笛声,声响空灵,似有禅意。
  • 行迟脚有鹅:走得慢,仿佛脚下有鹅,形象而生动。
  • 林居三十载:三十年在林中生活,体现诗人的人生选择。
  • 一室小维摩:只有一间小屋,象征简朴和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睡眠比作魔,增强了诗的趣味性。
  • 对仗:如“吟诗终日少,饮酒一生多”,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是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佣工:象征世俗生活的劳作。
  • :象征逃避与安宁。
  • 吟诗:代表理想与追求。
  • 饮酒:象征享乐与放松。
  • 林居:象征自然与归属感。
  • 维摩:象征内心的清净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吟诗终日少,饮酒一生多”表达了什么对比?
    A. 吟诗多于饮酒
    B. 饮酒多于吟诗
    C. 吟诗与饮酒相等
    D. 否定吟诗

  2. “林居三十载”中的“林”象征什么?
    A. 人生的繁华
    B. 诗人的理想生活
    C. 世俗的喧嚣
    D. 自然的纯净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饮酒》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次韵答樊伯撝》更强调对生活的反思,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更加洒脱和豪放的态度。两者均在饮酒与诗歌创作中探讨个体的孤独与理想,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诗歌魅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维摩诘经》相关研究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