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兰 其一 舟次皋亭,桃花谢三日矣,怅焉填此》
时间: 2025-01-04 08:58: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兰 其一
舟次皋亭,桃花谢三日矣,怅焉填此
寒深病浅。著意寻春春不见。
莺燕人家。偏我来时已落花。
断红无语。水上星星流自去。
愁雨愁烟。略有芳阴盖画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即将过去的场景,诗人在皋亭停舟,看到桃花已谢了三天,心中感到惆怅。
寒意浓厚,身体虽不算太差,但春天的气息却无处寻觅。
燕子和莺鸟在居民的房舍中飞来飞去,而我来时却是花瓣纷飞,落英缤纷。
断落的花瓣静默无言,水面上星星般的光点随波流去。
愁苦的雨丝和烟雾笼罩着周围,只有微弱的芳香阴影遮盖着小船。
注释
字词注释
- 皋亭:指舟停靠的地方,通常为水边的亭子。
- 桃花谢:桃花凋谢,象征春天的逝去。
- 寒深病浅:指天气寒冷,而自己身体并无大病。
- 莺燕:指黄莺和燕子,春季的代表鸟类。
- 断红:指落下的花瓣,象征失落和感伤。
典故解析
- 桃花:在中国文化中,桃花象征着春天和爱情,花谢则寓意着美好的事物逝去。
- 莺燕:常用来描绘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燮清(1684-1766),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季,诗人因舟行至皋亭,目睹桃花凋谢,心中感到惆怅与感伤。这种情绪在清代的文人中普遍存在,常常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变迁相联系。
诗歌鉴赏
这首《减兰 其一》以清新的自然景观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为特点,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失落。诗的开头通过“舟次皋亭”设定了场景,紧接着“桃花谢三日矣”给予读者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暗示春天的美好正逐渐消逝。诗人面对这一切,不禁感到怅惘,自己的求春之心与自然的变化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寒深病浅”一语,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寒冷的环境,身心却并未受到太大压迫,这种微妙的矛盾,正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他对春天的追求并未如愿,而周围的景象却是如此动人,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感。
“莺燕人家”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然而诗人却在此时感受到花瓣已落,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伤。后面的“愁雨愁烟”则将情绪推向高潮,情景交融,愁苦的氛围充斥着整个画面。最后一句“略有芳阴盖画船”则以微弱的芳香和阴影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柔和的色彩,虽有愁绪,却也暗含着对春天美好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与惋惜,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舟次皋亭,桃花谢三日矣,怅焉填此
舟停在皋亭,看到桃花已经凋谢了三天,心中感到惆怅。 -
寒深病浅。著意寻春春不见。
天气寒冷,身体虽无大病,但心中却难以寻觅到春天的气息。 -
莺燕人家。偏我来时已落花。
春天里莺燕飞舞在居民家中,而我到来时却正是花瓣纷飞、落花的时节。 -
断红无语。水上星星流自去。
落下的花瓣无言以对,水面上的星星光点随流而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愁雨愁烟。略有芳阴盖画船。
愁苦的雨雾弥漫,只有微弱的芳香阴影笼罩着小船,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惆怅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人将春天的美丽与自己内心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了情感的表达。
- 意象:通过“桃花”、“莺燕”、“水上星星”等意象,构建出一个充满春意又蕴含愁绪的画面。
- 拟人:将落花、星星等意象赋予情感,使得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和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逝去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失落,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代表着生命的脆弱。
- 莺燕:春天的使者,象征生机与活力。
- 水上星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芳阴:代表温暖与希望,虽然微弱,却依然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桃花谢”指的是?
A. 桃花盛开
B. 桃花凋谢
C. 桃花未开
D. 桃花结果 -
诗人对春天的感受是什么?
A. 期待
B. 失落
C. 欢喜
D. 无所谓 -
“水上星星流自去”中的“流自去”是什么意思?
A. 停留不动
B. 随波而去
C. 落下
D. 照耀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by 杜甫:描绘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与思念。
诗词对比
- 《减兰 其一》 vs 《春夜喜雨》
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情景,但《减兰 其一》更多的是对春天逝去的感叹,而《春夜喜雨》则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减兰 其一》的情感与意境,同时也能在诗词的学习中获得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