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雨叹 其二》

时间: 2025-01-05 10:19:25

有兵之地多杀伤,无兵之地多凶荒。

前年旱蝗在麦后,今年麦秋几无有。

呜呼苍天兮民何辜!

边隅不静兮,中田荒芜。

宁被荒兮毋被兵,半菽不饱兮,芸芸其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雨叹 其二
作者: 孔庆瑚 〔清代〕

有兵之地多杀伤,无兵之地多凶荒。
前年旱蝗在麦后,今年麦秋几无有。
呜呼苍天兮民何辜!
边隅不静兮,中田荒芜。
宁被荒兮毋被兵,
半菽不饱兮,芸芸其生。


白话文翻译:

在有战争的地方,伤亡惨重;而在没有战争的地方,饥荒不断。
前年因干旱和蝗虫灾害,导致麦子歉收,今年的麦子收成几乎没有。
哎,苍天啊,百姓何罪之有!
边远地区不安宁,中间的田地也荒芜。
宁愿遭受荒年,也不要遭受战争,
即使只吃半碗豆子,也要让芸芸众生存下去。


注释:

  • 有兵之地:指战争频繁的地方。
  • 无兵之地:指和平的地方。
  • 杀伤:指战争造成的伤亡。
  • 凶荒:指严重的饥荒。
  • 麦秋:指小麦的收成季节。
  • 苍天:指上天、老天,常用来表示对命运的叹息。
  • 边隅:边远地区。
  • 中田:指中央地区的田地。
  • :指豆类作物,古时常指黄豆或小豆。
  • 芸芸:形容众多的人或事物。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战争与自然灾害的影响,反映了清代社会动荡与农民苦难的现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孔庆瑚,清代诗人,生平不详,诗作多关注社会民生问题,尤其对战乱和自然灾害的感受深刻。其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不雨叹 其二》创作于清代动荡时期,正值农民遭受战争和自然灾害的双重打击,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苍天的无奈呼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透过简单而沉重的语言,深刻揭示了战乱与自然灾害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响。诗中的“有兵之地多杀伤,无兵之地多凶荒”直接将战争与饥荒的残酷现实相对比,突显了人们在战争与自然面前的无力感。诗人以“呜呼苍天兮民何辜!”发出了对命运的不满和对社会不公的控诉,情感真挚而深沉。

“边隅不静兮,中田荒芜”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对土地的破坏和对农民生存的威胁,表现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最后两句“宁被荒兮毋被兵,半菽不饱兮,芸芸其生”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与对战争的拒绝,强调了即使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依然是人们最根本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强烈,语言凝练,既有对于自然的哀叹,也有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彰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生命的珍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有兵之地多杀伤:指战争使得人们伤亡惨重,生活困苦。
  2. 无兵之地多凶荒:即使在和平地区,也因自然灾害而遭遇饥荒。
  3. 前年旱蝗在麦后:去年因干旱和蝗虫灾害,影响了小麦的生长。
  4. 今年麦秋几无有:今年收成几乎没有,表现出自然灾害的持续性。
  5. 呜呼苍天兮民何辜:对上天的悲叹,质疑百姓为何要遭受如此苦难。
  6. 边隅不静兮,中田荒芜:边远地区不安宁,中间田地也荒废,反映了社会动荡。
  7. 宁被荒兮毋被兵:宁愿承受自然的荒凉,也不愿遭受战争的破坏。
  8. 半菽不饱兮,芸芸其生:即使只有半碗豆子,也希望众生能够存活下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有兵之地多杀伤,无兵之地多凶荒”,对比鲜明。
  • 排比:如“宁被荒兮毋被兵,半菽不饱兮”,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呼告:通过“呜呼苍天”直接与天地对话,增强了情感的迫切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战争与自然灾害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同情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兵”:象征战争和暴力,带来死亡和毁灭。
  • “荒”:象征饥饿和贫瘠,反映生存的艰难。
  • “苍天”:象征命运与自然,表达对无常命运的无奈。
  • “边隅”:象征边远地区的无奈与苦痛。

文化内涵:

诗中展现的战争与自然灾害的结合,反映了历史上无数百姓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求生存的艰辛,具有深刻的社会和历史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自然灾害是:

    • A. 洪水
    • B. 干旱和蝗虫
    • C. 冰雪
    • D. 地震
  2. 填空题:诗中表达了宁愿遭受__,也不愿遭受__的情感。

  3. 判断题:诗人对苍天的态度是无奈和愤怒的。(对/错)


答案:

  1. B. 干旱和蝗虫
  2. 荒;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关注战乱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 白居易的《卖炭翁》:反映了社会底层的生活困境。

诗词对比:

  • 杜甫 vs. 孔庆瑚: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战乱带来的苦难,但更注重于抒发个人情感;而《不雨叹 其二》则更侧重于对自然灾害的反思与控诉。

参考资料:

  • 《清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杜甫与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