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阻风阴晴不定晚复见月诗以志之》
时间: 2025-01-14 05:36: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岸阻风阴晴不定晚复见月诗以志之
作者: 孔庆瑚 〔清代〕
波流迅若驰,船泊转疑退。
夕阳挂篷角,水光摇橹背。
江面暗潮生,京口群山对。
东风扶云行,天半倏如晦。
骤雨须臾来,跳珠入船碎。
兴阻击楫歌,倦欲欹枕寐。
晴云一线明,仿佛得秋意。
清声振芦苇,微凉逗衣袂。
虫响正未歇,蚊阵时复肆。
月影入船窗,窥人人未睡。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一幅江边的晚景。波浪奔涌,船只停泊在江边,似乎有退去的疑虑。夕阳挂在船篷的边角,水面上光影摇曳。江面上暗流涌动,京口的群山在远处对峙。东风推动着云彩,天色骤然变暗。突如其来的骤雨像珠子一样打在船上。兴致被阻,无法划桨,只想倚靠在枕头上入睡。此时,天边透出一线晴光,仿佛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清脆的声音在芦苇中荡漾,微凉的风轻轻拂动衣袂。虫鸣声还未停止,蚊子也时不时围绕。月影透过船窗,窥视着尚未入睡的人。
注释:
- 波流:波浪流动的样子。
- 迅若驰:快速如同奔驰。
- 京口:指京口,是指长江与运河交汇的地点。
- 倦欲:疲倦想要。
- 欹枕寐:倾斜着头枕着入睡。
- 清声:清脆的声音。
- 蚊阵:蚊子的群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孔庆瑚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盛清时期。他的诗作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江边,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受与思考,反映出一幅晚秋的宁静画面。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的晚景,诗人在船上静静地观察周围的一切,从波流到晚霞,从骤雨到月影,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敏锐感知和深沉思考。首句“波流迅若驰”,以动词“迅”引入了诗的主题,波光流动的景象如同驰骋而来,生动而有力。伴随着“船泊转疑退”,诗人表达了对船只静止状态的思考,似乎在暗示一种无奈的停滞。
随着诗句的推进,夕阳、暗潮、东风等意象交替出现,构成了一幅充满动感与变化的画面。尤其是“骤雨须臾来,跳珠入船碎”,描绘了突如其来的雨水带来的狂躁,表现了自然的不可预知与诗人的无奈。最后,诗人以月影入窗的意象结束,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仿佛在这变幻的自然中,仍然存在着一份平和与安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与变幻,以及人在其中的思索与感悟,具有一种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波流迅若驰:波浪迅疾如同飞驰的马。
- 船泊转疑退:船只停泊在岸边,令人怀疑它是否要退去。
- 夕阳挂篷角:夕阳挂在船篷的一个角落上。
- 水光摇橹背:水面的光影摇曳着,映照在船桨的背面。
- 江面暗潮生:江面上暗流涌动,十分不安。
- 京口群山对:远处的京口群山相对而立。
- 东风扶云行:东风推动着云彩缓缓移动。
- 天半倏如晦:天空一瞬间变得昏暗。
- 骤雨须臾来:突如其来的暴雨瞬间降临。
- 跳珠入船碎:雨珠如跳跃的珍珠般打在船上。
- 兴阻击楫歌:兴致被打断,无法划桨唱歌。
- 倦欲欹枕寐:感到疲倦,想要倾靠入睡。
- 晴云一线明:天边透出一线光明。
- 仿佛得秋意:似乎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 清声振芦苇:清脆的声音在芦苇中传荡。
- 微凉逗衣袂:微凉的风轻轻拂动衣袂。
- 虫响正未歇:虫鸣声仍在持续。
- 蚊阵时复肆:蚊子时不时围绕。
- 月影入船窗:月光透过船窗照进来。
- 窥人人未睡:月光似乎在窥视尚未入睡的人。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如“波流迅若驰,船泊转疑退”)、比喻(如“波流迅若驰”),以及拟人(如“月影入船窗,窥人人未睡”)等,这些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阴晴变化,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孤独与宁静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波流: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迁。
- 夕阳:常常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东风:象征着希望与变革。
- 月影:象征着宁静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白居易
- B. 孔庆瑚
- C. 李白
-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骤雨”是指什么?
- A. 太阳
- B. 雪
- C. 突如其来的暴雨
- D. 微风
-
诗中“月影入船窗”表现了什么意象?
- A. 宁静与思考
- B. 喧闹与繁忙
- C. 灰暗与沉闷
- D. 幸福与快乐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孔庆瑚的《江岸阻风阴晴不定晚复见月诗以志之》都描写了夜晚的景象,但杜甫更注重表达思乡之情,而孔庆瑚则展现自然的变幻与个人的感悟,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批评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