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芙蓉
作者: 邵清甫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三秋犹解强颜红,
绝好清晨风露中。
不许涉江入错认,
凌波著土两家风。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三个月,依然能勉强绽放出红色,
在清晨的风露中显得格外娇美。
不允许你误将我与江边的花草混淆,
我在水波上轻盈地舞动,承载着两家人的风情。
注释:
字词注释:
- 三秋:指秋天的三个月,象征着季节的更替。
- 强颜红:勉强地显露出红色,形容花的娇美和脆弱。
- 绝好:极好的,形容清晨的美好景象。
- 涉江:渡过江河,这里引申为与他物混淆。
- 凌波:在水波上轻盈地移动,形容花的姿态。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从“凌波著土”的意象来看,可以联想到古诗中常以水边、花草作为描写对象,象征着美丽与柔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清甫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流露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花鸟山水,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季,诗人在清晨的景色中得到了灵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花朵生命力的感慨。诗中透露出一种对季节变迁的敏感,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芙蓉》以清晨的秋天为背景,通过描写芙蓉花的娇美,展现了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坚韧。首句“三秋犹解强颜红”以“强颜红”形容了花的生命力,即使在季节变换中也能勉强绽放,传达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绝好清晨风露中”则描绘了清晨柔和的风和晨露的清新气息,诗人通过对比,突显了花朵在这种环境下的娇美,暗示了生活中美好的瞬间。第三句“不许涉江入错认”则表现出一种自我保护意识,诗人不愿被他物所混淆,强调了芙蓉花的独特和自我价值。最后一句“凌波著土两家风”则用“凌波”象征花的轻盈和优雅,进一步升华了诗的意境,展示了花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还蕴含了对生命、成长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邵清甫通过简单的字句,表达了复杂的情感,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秋犹解强颜红:即使是秋天,花依然努力盛开,展现出一种生命力。
- 绝好清晨风露中:在清晨的环境中,花儿的娇美更显得珍贵。
- 不许涉江入错认:诗人强调花的独特性,不希望被误解为其他的事物。
- 凌波著土两家风:花在水中轻盈地摇曳,承载着两种不同的风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芙蓉花比作秋天中的美丽象征,暗含坚韧。
- 拟人:花似乎有了情感,能够“强颜”对抗季节的变迁。
- 对仗:句中“涉江”与“著土”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反映了生命的坚韧与独特的自我认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象征着美丽与坚韧的生命。
- 清晨:代表新的开始与希望。
- 风露:象征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滋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哪个?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人用哪个意象形容花的娇美?
A. 风
B. 雨
C. 露
D. 水波 -
“不许涉江入错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他物的依恋
B. 对自我的坚守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生活的失望
答案:
- C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邵清甫的《芙蓉》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而后者则更为壮阔,展现出不同的诗歌风格与主题思想。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