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己亥三月别曾舍人》

时间: 2025-01-08 21:18:38

才退春寒已暮春,满川烟草送王孙。

别时还是相逢处,玉笛吹残酒尚温。

吹玉笛,不堪闻,桃花流水绕孤村。

何堪斜日青山晚,杜宇声中人闭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己亥三月别曾舍人》

才退春寒已暮春,
满川烟草送王孙。
别时还是相逢处,
玉笛吹残酒尚温。
吹玉笛,不堪闻,
桃花流水绕孤村。
何堪斜日青山晚,
杜宇声中人闭门。

白话文翻译:

春寒刚退,已是暮春时节,
满川的烟草为王孙送行。
别离时依旧在相逢之处,
玉笛声中酒尚温暖。
吹着玉笛,听得让人难忍,
桃花流水环绕着孤村。
怎能承受斜阳映照的青山傍晚,
杜鹃的啼声中,人们都关门不出。

注释:

字词注释:

  • 春寒:春天的寒冷,指春寒料峭的天气。
  • 王孙:古代对贵族子弟的称呼,这里指朋友。
  • 玉笛:用玉制成的笛子,象征高雅的音乐。
  • 杜宇:杜鹃鸟,古人常用其声音来表达哀愁。

典故解析:

  • 桃花流水:出自《庐山谣》,象征美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常用于表达离别的伤感。
  • 杜鹃:古代诗人常以杜鹃啼声来表现思乡或别离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圻,清代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己亥年春季,正值离别之际,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离别时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的“才退春寒已暮春”一句,点明了季节的变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随着春寒的退去,已是暮春,让人感受到一种失去的惆怅。接下来的“满川烟草送王孙”中,烟草环绕的景象,不仅是自然的描写,也暗喻着友人即将离去的忧伤。

“别时还是相逢处”一句,反映了离别的伤感与不舍,似乎在暗示着即使再次相逢,情感的深厚依然无法抹去。之后的“玉笛吹残酒尚温”,则通过音乐与酒的结合,表现了离别前的快乐与悲伤交织,增加了情感的丰富性。

最后两句“何堪斜日青山晚,杜宇声中人闭门”,则用斜阳和杜鹃的啼声来渲染一种孤寂的氛围,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落寞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才退春寒已暮春”:描绘了春寒刚退的情景,时间已然进入暮春。
  2. “满川烟草送王孙”:草色茫茫,象征着友人的离去,隐喻对友人的送别。
  3. “别时还是相逢处”:离别时依旧是在相逢的地方,情感上有种“离愁别绪”。
  4. “玉笛吹残酒尚温”:音乐与酒的结合,暗示着离别前的欢聚与悲伤。
  5. “吹玉笛,不堪闻”:玉笛声响,让人感到难以承受的离愁。
  6. “桃花流水绕孤村”:桃花流水的美景,衬托出孤独的情境。
  7. “何堪斜日青山晚”:斜阳映照下的青山,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
  8. “杜宇声中人闭门”:杜鹃声中,诗人选择闭门不出,表达对离别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桃花流水”比喻离别的悲伤。
  • 拟人:杜鹃的啼声仿佛在诉说离愁。
  • 对仗:整首词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折射出人们在时光流逝中的孤独与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寒:象征着新的希望与生命的开始。
  2. 玉笛:象征音乐与友谊的美好。
  3. 桃花流水:美丽的自然景色,象征流逝的时光与离别的愁苦。
  4. 青山:象征永恒与不变,映衬出人情的易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王孙”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朋友
    C) 自然景物
    D) 杜鹃

  2. “桃花流水”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离别
    C) 自然美
    D) 欢乐

答案:

  1. B) 朋友
  2. B) 离别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对比杨圻的《鹧鸪天》和李白的《送友人》,两者都表现了离别的情感,但杨圻更侧重于自然意象的描绘,而李白则更注重豪情壮志的表达。各有特色,反映出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