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端忧更贫病,不分又花时。只说春何好,犹堪入小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日里内心的忧虑与痛苦,尽管春天的美好令人陶醉,但他却因贫困与疾病感到无法享受。尽管如此,他仍愿意将春天的美好写入诗中,以此抒发自己的情感。
注释:
- 端忧:指的是忧虑、烦恼的情绪。
- 更贫病:更是因贫困与疾病而忧虑。
- 不分又花时:不分白天与夜晚,在花开的季节里,春天的美好依然存在。
- 只说春何好:只是说春天是多么美好。
- 犹堪入小诗:仍然可以写成小诗来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幽默风趣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因生活的困苦和身体的虚弱,无法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因此在诗中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杨万里在诗中用“端忧更贫病”开篇,直接点出内心的苦恼,接着用“不分又花时”描绘出春日的美好与自己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尽管春天的花朵美丽动人,但诗人却因生活的艰辛而无法体味这份美好。最后一句“犹堪入小诗”则表现出诗人对诗歌的热爱,尽管生活艰难,他仍然愿意通过诗歌来记录春天的美好,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精神令人感动。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晰,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坚持创作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在春日的美景中,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敏感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端忧更贫病:诗人首先抒发自己心中的忧虑,强调经济贫困和身体疾病的重压。
- 不分又花时:尽管白天和黑夜交替,春天的花期依然美丽,但诗人却无法融入其中。
- 只说春何好:虽然春天是美好的,但由于个人的困境,诗人感到无奈。
- 犹堪入小诗:即使如此,诗人仍愿意将春天的美好写成小诗,表达其内心情感。
修辞手法:
- 对比:将春天的美好与自己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加深诗歌的情感。
- 设问:通过“只说春何好”,引发读者对美好与困境的深思。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在春天的美丽与自身困境之间的矛盾,表现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生活艰辛的无奈,同时也显现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美好的希望。
- 花:代表着美丽与短暂,暗示生命的无常。
- 忧:象征着生活的苦闷与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更贫病”指的是什么? A. 经济贫困和身体疾病
B. 心情忧郁
C. 生活无趣 -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充满喜悦
B. 无奈与忧伤
C. 漠不关心 -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生活的困境与诗人的感怀
C. 个人成就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诗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有对春天的描绘,但杨万里更强调内心的忧虑,而李白则是沉浸在对故乡的思念之中。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敏感与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