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园林绿暗又红稀,
蜀鸟啼山笋蕨肥。
春夏一番交篆早,
绵衣脱了着单衣。
白话文翻译
园林里绿树成荫,红花稀少,
蜀地的鸟儿在山中鸣叫,竹笋和蕨菜长得茂盛。
春天和夏天的交替来得早,
厚重的绵衣已经脱去,换上了单衣。
注释
- 园林:指花园或公园,通常指人们栽种的地方,景致优美。
- 蜀鸟:指四川地区的鸟类,象征着地方特征。
- 啼:鸟鸣叫的声音。
- 山笋:指山中生长的竹笋,通常味道鲜美。
- 蕨:指蕨类植物,常见于湿润的环境中,食用和观赏皆可。
- 春夏一番交篆:指春天与夏天的交替,春夏之交的时节。
- 绵衣:指用绵织成的衣服,通常保暖,适合冬春季节。
- 单衣:指轻薄的衣服,适合夏季穿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桂,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风格多样,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将园林的景象与个人的衣着变化相结合,反映了季节更替带来的生命力。
诗歌鉴赏
《口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夏交替时节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四季变化的敏感。首句“园林绿暗又红稀”,以“绿暗”与“红稀”形成对比,生动地描绘出春末夏初园林的景象,绿意盎然却又花少,暗示着春天的渐行渐远。接着“蜀鸟啼山笋蕨肥”,通过鸟鸣与丰盛的自然景观相结合,传达了生机勃勃的夏天即将来临的气息。最后两句“春夏一番交篆早,绵衣脱了着单衣”,通过衣物的更替,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与人们生活的调整,表现了人们对季节流转的适应。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热爱,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中不仅有对外界环境的细腻观察,更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充满了对春夏之交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园林绿暗又红稀:描写园林的景观,绿色的树木繁茂但红花稀少,暗示春天的结束。
- 蜀鸟啼山笋蕨肥:蜀地的鸟儿在鸣叫,山中竹笋和蕨菜生长得很茂盛,表现了夏天的生机。
- 春夏一番交篆早:春天与夏天的交替来得较早,反映了季节变化的速度。
- 绵衣脱了着单衣:厚重的衣物已被轻薄的单衣替代,象征着人们在季节变化中的适应。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绿暗又红稀”与“啼山笋蕨肥”形成鲜明的对比。
- 意象:使用了自然界的形象,如园林、鸟、山、蕨等,营造出清新的自然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夏交替的细腻观察与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季节的变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园林:象征着自然、人文的融合,体现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 蜀鸟:代表地方特色,传达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气息。
- 山笋蕨:象征着丰饶与生命的活力,暗示着夏天的到来。
- 绵衣与单衣: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人们对环境的适应与生活的调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的“蜀鸟”代表哪个地区的鸟类?
- A. 河南
- B. 四川
- C. 江苏
- D. 广东
-
填空题:诗中“春夏一番交篆早”,表示季节的__。
-
判断题:诗人通过衣物的变化来表现季节的流转。 (对/错)
答案
- B. 四川
- 交替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俞桂的《口占》更侧重于春夏的变化与生机,而王维则偏向于秋天的宁静与沉思。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前者表现出生命的活力,后者则展现出岁月的沉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俞桂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四季与诗:自然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