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密老位五峰》
时间: 2025-01-19 19:47: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密老位五峰
我穿高安过萍乡,
七十二渡遶羊肠。
水边林下逢衲子,
南北东西古道场。
五峰秀出云雨上,
中有宝坊如侧掌。
去与青山作主人,
不负法昌老禅将。
栽松种竹是家风,
莫嫌斗绝无来往。
但得螺蛳吞大象,
从来美酒无深巷。
白话文翻译:
我从高安出发,经过萍乡,
七十二次渡河,曲折如羊肠小道。
在水边、林下遇到了一位僧人,
这里是南北东西的古道场。
五座山峰高耸入云雨之上,
其中有座宝坊,宛如手掌侧放。
我要去做青山的主人,
不辜负法昌老禅师的期望。
栽松种竹是我家族的传统,
不要嫌弃与世隔绝,没有来往。
只要让小螺蛳吞下大象,
美酒自会流传,无需深巷。
注释:
- 高安:地名,位于江西省。
- 萍乡:地名,位于江西省,与高安相邻。
- 七十二渡:指渡河的次数,形容路途的曲折。
- 衲子:僧人,指修行者。
- 古道场:古老的修行场所。
- 五峰:指某个特定的山峰群。
- 宝坊:指庙宇或寺院。
- 法昌老禅:指一位名叫法昌的禅师。
- 栽松种竹:栽种松树和竹子,象征高洁的生活方式。
- 螺蛳吞大象:比喻小物体吞食大物体,意在表达一种超乎寻常的能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及文学家。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黄庭坚的诗歌通常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个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时期,表达了他对山水自然和佛教禅宗的喜爱,以及他对修行生活的向往。诗中蕴含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态。
诗歌鉴赏:
《送密老位五峰》是一首流畅而富有情感的诗作,展示了黄庭坚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自己从高安到萍乡的旅程,形象地呈现了沿途的曲折和艰辛。这种艰难的旅途不仅是身体上的,也是精神上的探索。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遇到了一位僧人,暗示了他与佛教的渊源以及对修行的向往。
五峰的描写生动形象,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清净的心境。诗人在句中表明了自己要与青山为伴,追求一种超然的生活,体现了他对法昌老禅师的尊重与追随。栽松种竹的家风,寓意着一种高洁的生活态度,而“螺蛳吞大象”的比喻则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和幽默感,表明他认为只要有心,便能创造不可能的成就。
整首诗不仅有着清新的自然意象,还充满了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穿高安过萍乡:诗人开始旅程,强调了地理位置和出发点。
- 七十二渡遶羊肠:形容路途曲折,显示艰难的行走过程。
- 水边林下逢衲子:在自然环境中遇到僧人,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佛教的联系。
- 南北东西古道场:指出此地为传统的修行场所,暗示历史深厚。
- 五峰秀出云雨上:描绘五座山峰的壮丽,表现自然的雄伟。
- 中有宝坊如侧掌:形象地比喻寺庙的形状,暗示灵性的归属。
- 去与青山作主人:表达了诗人想要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
- 不负法昌老禅将:承诺不辜负老禅师的期望,表现求道的决心。
- 栽松种竹是家风:强调传统与文化的延续。
- 莫嫌斗绝无来往:表达不在乎与外界的隔离,体现内心的宁静。
- 但得螺蛳吞大象:以幽默的方式强调了小事物的伟大能力。
- 从来美酒无深巷:暗示真挚的情感与简朴的生活不需奢华环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宝坊如侧掌”,形象生动。
- 对仗:如“南北东西”,增强了韵律感。
- 夸张:如“螺蛳吞大象”,表达豁达的生活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修行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内心自由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峰:象征高远的理想和人生态度。
- 衲子:象征佛教修行者,代表哲学思考和宗教信仰。
- 松竹:象征高洁和坚韧,体现生活的品味与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描述了诗人的旅途艰难?
A. 我穿高安过萍乡
B. 七十二渡遶羊肠
C. 栽松种竹是家风 -
“螺蛳吞大象”这一句的意思是?
A. 形容小事物的伟大能力
B. 形容事情的复杂性
C. 形容生活的简单 -
诗中提到的“法昌老禅”是?
A. 一位著名的诗人
B. 一位著名的哲学家
C. 一位著名的禅师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 黄庭坚的《送密老位五峰》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山水之美,但黄庭坚更注重内心的修行与哲学思考,而李白则强调豪情壮志与自然的雄伟。两者在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黄庭坚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