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遗山诗》

时间: 2025-01-19 13:39:54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遗山诗
作者: 赵翼 〔清代〕

身阅兴亡浩劫空,
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
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
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
赋到沧桑句便工。

白话文翻译:

我亲身经历了国家的兴亡,看到浩劫之后的一片空虚;
在两个朝代中,文献的繁荣已变成了一个衰老的老人。
没有官职也不妨碍我吃周朝的粟米,
但深感忧愁的是史书中失去了楚国的弓。
在行殿中,幽兰花为夜火而悲伤,
故都的高大乔木在秋风中哭泣。
国家的不幸却让诗人感到幸运,
当赋诗到沧桑之时,诗句便显得格外工整。

注释:

  • 浩劫:指大规模的灾难或战争,导致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
  • 两朝:指两个不同时期的朝代。
  • 周粟:周朝时期的粮食,象征着安逸的生活。
  • 楚弓:楚国的弓,象征着历史文化的遗失。
  • 幽兰:指一种花,象征着美好与悲伤。
  • :哭泣,表达悲伤。
  • 赋到沧桑:指诗人在经历了许多沧桑之后写下的诗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翼(1727年—1814年),字孟坚,号洵斋,湖南人,清代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多关注国家大事,表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创作背景:

《题遗山诗》写于清代,正值清朝的衰落时期,诗人通过对历史的沉思,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珍惜。

诗歌鉴赏:

《题遗山诗》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作,赵翼通过对国家兴亡的亲身经历,感慨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流逝。诗的开头以“身阅兴亡浩劫空”引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随后提到“两朝文献一衰翁”,不仅指代古代文献的衰落,也隐喻了人类智慧的无常。接着,诗人以“无官未害餐周粟”来展现自己的淡泊心态,尽管没有官职,却依然能享受生活的基本需求,这是一种对物质的淡然态度。

而“有史深愁失楚弓”则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忧虑,楚国的弓作为文化的象征,代表了历史的遗失与对往昔的追忆。后面的“行殿幽兰悲夜火”通过拟人手法,赋予了幽兰花悲伤的情感,传递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悲哀感受。最后一句“国家不幸诗家幸”则是对诗人角色的自我反思,尽管国家遭遇不幸,但诗人却在创作中找到了表达情感的渠道,使得诗句变得更加精致。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以感情的积累达到高潮,展现了赵翼对于国家、历史、个人身份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身阅兴亡浩劫空:表达诗人亲身经历国家的兴衰,看到一片空虚。
  2. 两朝文献一衰翁:指在两个朝代的文献已衰落,成为衰老的象征。
  3. 无官未害餐周粟:诗人虽然没有官职,但依然可以享受生活。
  4. 有史深愁失楚弓:对楚国文化的失落感到忧愁。
  5. 行殿幽兰悲夜火:在夜晚的火光下,幽兰花显得悲伤。
  6. 故都乔木泣秋风:故都的树木在秋风中显得凄凉。
  7. 国家不幸诗家幸:国家的不幸使得诗人反而获得创作的灵感。
  8. 赋到沧桑句便工:经历沧桑使得诗句更加工整。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幽兰悲夜火”,赋予花朵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仗的特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文化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创作的幸福感。

意象分析:

  • 浩劫:象征战争与动乱,暗示历史的悲惨。
  • 周粟:象征生活的安逸,代表着历史文化的延续。
  • 楚弓:象征历史的遗失,表达对文化的怀念。
  • 幽兰:象征美好与悲伤,体现诗人的情感深度。
  • 乔木:象征故土的记忆,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楚弓”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富足
    B. 文化的遗失
    C. 战争的胜利

  2. 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态度是: A. 完全无所谓
    B. 深感忧虑
    C. 只关注个人

  3. 诗中“行殿幽兰悲夜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对比赵翼的《题遗山诗》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是在国家动荡的背景下写作。赵翼更多表现出对文化的忧虑,而杜甫则在生离死别中展现了对家国的深切关心。

参考资料:

  • 《清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