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所见(六首选二)》
时间: 2025-01-03 17:14: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读书所见
其一
后人观古书,每随己境地。
譬如广场中,环看高台戏。
矮人在平地,举头仰而企。
危楼有凭槛,刘桢方平视。
做戏非有殊,看戏乃各异。
矮人看戏归,自谓见仔细。
楼上人闻之,不觉笑喷鼻。
其二
何处夫己氏,作吏印悬肘。
望门计民赀,掩取鱼入笱。
呜呼百金产,中人岂易有!
饥肠忍吼牛,劳筋羡眠狗。
铢铢积数世,方期保敝帚。
一朝威攫之,空空剩两手。
竭彼祖父力,贻我子孙守。
天道果有知,此物可能久?
白话文翻译:
读书所见
其一
后人读古书,总是根据自己的境遇来理解。
就像在广场上,围着高台看戏。
矮子站在平地上,只能抬头仰望。
高楼上有栏杆,刘桢才可以平视。
演戏并没有什么特别,看戏的体验却各不相同。
矮子看完戏回家,自以为看得很仔细。
楼上的人听到这话,不禁笑出声来。
其二
在哪儿能找到自己的归宿呢?
做官的手里挂着印章,算计着民间的财富,
偷偷地抓鱼放进笼子里。
唉,百金的财富,普通人怎么能容易拥有!
饥肠辘辘的牛,羡慕那安然入睡的狗。
点滴积累数世,才期望能保住破扫帚。
一旦权势夺走它,最终只剩得两手空空。
耗尽了祖父的力量,留给子孙的只是守护。
天道如果有所知,这些财富能长久吗?
注释:
- 危楼:高楼,指高大的建筑物。
- 刘桢:古代文人,指代那些有才华的人。
- 铢铢积数世:指积累财富非常艰辛,形容积少成多的过程。
- 敝帚:比喻自己的微薄财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翼(1727年-1814年),字季俭,号湘云,河南人。清代著名诗人,以擅长诗词而闻名。赵翼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关注社会现实,深受读者喜爱。
创作背景
《读书所见》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读书与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通过比喻与对比,表达对读书的不同理解与对财富的思考,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与人们的无奈。
诗歌鉴赏:
赵翼的《读书所见》通过两首诗描绘了人们在不同境遇下对书本和财富的理解与感受。第一首诗采用了生动的比喻,将看戏的人比作读书人,强调了个人理解的主观性和局限性。矮子在平地上只能仰视高台,象征着普通人在知识与社会地位上的差距,而高台上的人则能够俯视全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二首诗则进一步探讨了财富的得失与社会的真实。通过对官员的描绘,赵翼抨击了那些利用权力掠夺民财的现象,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诗中“饥肠忍吼牛,劳筋羡眠狗”生动地描绘了劳动人民的艰辛与富贵者的安逸,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固化与财富的不平等分配。整个诗歌在语言上简练而形象,情感上真切而深刻,给读者留下了深思的余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其一:诗人通过观察他人看戏的情景,引申出人们在阅读古书时的不同理解,强调个人的境遇决定了对知识的解读。
- 其二:诗人直接批判利用官职牟利的现象,表达了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愤懑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看戏与读书相比较,生动地阐释了不同人群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
- 对仗:通过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着“知识与财富”的关系展开,强调了知识的主观性以及财富的不公,激发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台:象征知识的高度与掌控。
- 矮人:象征普通人的局限与无奈。
- 财富:代表权力与社会地位,反映了人们对于财富的渴望与对社会不平等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矮人在平地,举头仰而企”,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A. 知识的普及
B. 个人境遇的差异
C. 富人和穷人的和谐相处 -
诗中“饥肠忍吼牛,劳筋羡眠狗”揭示了什么? A. 动物的生活习性
B. 劳动者的艰辛与富贵者的安逸
C. 社会的和谐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读书所见》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社会现实的困境,但赵翼更侧重于个人的理解与财富的分配,而杜甫则更关注国破家亡的悲痛与对故国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赵翼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