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一 九日蠡城遇雨》
时间: 2025-01-04 08:48: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龙山秋曙官亭冷。烟锁茱萸井。西风吹雨雁南来。何处还登戏马宋公台。美人垆下桑郎熟。细把金钱菊。辽东皂帽堕堪伤。不道满城风雨又重阳。
白话文翻译:
在龙山的秋曙时分,官亭显得格外寒冷。烟雾笼罩着茱萸的井边。西风夹着细雨,南飞的大雁归来。哪里还能再去登上戏马的宋公台呢?那美人在垆边,桑树下的郎君正忙着采摘。她轻轻地把金钱菊细细编织。辽东的皂帽,掉落在地,令人心伤。没想到满城的风雨,又恰逢重阳节。
注释:
- 龙山:指的是位于中国的山名,常与秋景相联系。
- 官亭:指官员在山上设立的亭子,用于观景或办公。
- 茱萸:一种植物,象征重阳节,寓意长寿。
- 宋公台:历史上著名的戏马台,古人常在此处游玩。
- 金钱菊:一种花,常用于装饰和象征美丽。
- 辽东皂帽:指辽东地区的帽子,象征乡愁或离别。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此节日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象征长寿和健康。
- 雁南来:指候鸟雁群南飞,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奇龄(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观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风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擅长描绘秋冬景象。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重阳节前夕,诗人通过描写秋雨与重阳节的氛围,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寻。
诗歌鉴赏:
本诗以“龙山秋曙官亭冷”开篇,展现了一个清冷的秋晨。在这个季节背景下,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烟锁茱萸井,象征着重阳节的到来,隐含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西风吹雨,南飞的大雁则增加了流动的生命感,仿佛在诉说着离别与思念之情。
接着,诗人提到的“宋公台”则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这里不仅是游玩的地方,更是人们情感寄托的场所。美人垆下的桑郎,细把金钱菊,描绘出一幅温馨的田园风景,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仿佛让人感受到那份简单而真实的幸福。
然而,最后一句“不道满城风雨又重阳”,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无论是节日的欢庆,还是生活的琐碎,都在风雨中显得渺小而脆弱。这种情感的反复与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情感的张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龙山秋曙官亭冷:描绘秋天的早晨,山上凉意袭人。
- 烟锁茱萸井:茱萸象征重阳,烟雾弥漫,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西风吹雨雁南来:西风带来细雨,南飞的大雁象征时光的流逝。
- 何处还登戏马宋公台:怀念昔日游乐之地,感叹难再重游。
- 美人垆下桑郎熟:描绘乡村的温暖场景,映衬生活的美好。
- 细把金钱菊:美人细致的生活,象征着对美的追求。
- 辽东皂帽堕堪伤:象征失去的故乡与情感的伤感。
- 不道满城风雨又重阳:表达对时光荏苒的无奈与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烟锁茱萸井,烟雾与茱萸的结合,传达了重阳节的氛围。
- 拟人:西风吹雨,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情感的渲染。
- 对仗:诗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雨景与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传达了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山: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高远。
- 官亭:象征着人们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 茱萸:重阳节的象征,寄托着长寿与思乡之情。
- 金钱菊:象征着美丽与生活的细致。
- 皂帽:乡愁的象征,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茱萸”象征什么?
- A. 秋天
- B. 重阳节
- C. 离别
-
“西风吹雨”的意象表现了什么?
- A. 想念
- B. 欢乐
- C. 冷漠
-
诗人对“宋公台”的怀念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快乐的追求
- B. 对过去时光的惋惜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B. 重阳节
- A. 想念
- B. 对过去时光的惋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思乡情。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同样表达重阳节的思乡情感。
诗词对比:
- 《登高》 杜甫:同样是描写重阳节的诗,但更多地表现出人生的无奈与忧伤。
- 《如梦令》 李清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美好,情感上更为柔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详细解析古代诗词的技巧与风格。
-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探讨重阳节的历史背景与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