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八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1 14:45:45

历山耕者知何处。

田畔山如故。

女墙如带指城中。

别露平畴尖翠、两三峰。

依山凿佛人争拜。

生怕金身坏。

不知是佛是山灵。

都说城南山似、佛头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历山耕者知何处。田畔山如故。女墙如带指城中。别露平畴尖翠两三峰。依山凿佛人争拜。生怕金身坏。不知是佛是山灵。都说城南山似佛头青。

白话文翻译:

在历山耕作的人,知道那里是何处呢?田边的山依旧如昔。女墙如带,在城中指引方向。另一处,平畴中隐约露出两三座尖尖的翠峰。人们在山边虔诚地朝拜,生怕金身会损坏。不知道究竟是佛还是山的灵气。大家都说城南的山像佛头一样青翠。

注释:

字词注释:

  • 历山:指特定的山名,耕者:耕作的人。
  • 女墙:城墙的一种,像腰带一样的护墙。
  • 平畴:平坦的田地。
  • 尖翠:形容山峰尖锐而翠绿。
  • 凿佛:似乎,仿佛。
  • 金身:佛像的金色身躯。
  • 山灵:山的灵气或神灵。

典故解析: “佛头青”意指某座山形似佛的头部,常用来比喻山的神圣和灵气。该诗提到的景象和信仰反映了道教和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交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士铨(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诗词清雅见称,作品常描写自然风光及人文景观。他的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与内心感受,具有浓厚的抒情特点。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背景下,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依恋以及对宗教信仰的虔诚。诗中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信仰的探讨。

诗歌鉴赏:

《虞美人八首 其二》是一首描写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诗作,展现了清代诗人对山水的细腻观察与深情描绘。诗的开头通过“历山耕者知何处”引入,营造出一种问询的氛围,似乎在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田畔的山依旧如故,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却未能改变自然的本色。

接着,诗人描绘了“女墙如带”的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城中山水的相互映衬。在“尖翠两三峰”的描写中,诗人运用了形象的比喻,给人以清新的视觉感受。人们在山边虔诚地朝拜,表现出对自然和宗教的敬畏,生怕“金身坏”,反映了人们对信仰的执念与追求。

诗的最后一句“都说城南山似佛头青”将自然景观与宗教意象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宗教的关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历山耕者知何处:指耕作的人对山的认知,暗示自然的熟悉与依赖。
  2. 田畔山如故:山的形态未变,表现出自然的恒常与人类的渺小。
  3. 女墙如带指城中:女墙的比喻,强调人造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和谐。
  4. 别露平畴尖翠两三峰:隐约可见的山峰,象征着自然的神秘与美丽。
  5. 依山凿佛人争拜:人们对山的崇拜,体现了宗教信仰与自然崇拜的结合。
  6. 生怕金身坏:对佛像的忧虑,反映了人们对信仰的重视。
  7. 不知是佛是山灵:迷惑于自然与宗教的界限,表达了对神秘力量的向往。
  8. 都说城南山似佛头青:最终总结,山的形象与宗教文化的结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女墙如带”,将城墙比作带子,形象生动。
  • 拟人:山峰似乎具有灵性,吸引人们朝拜。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宗教的敬畏,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信仰的和谐关系,强调了自然景观的神秘与人文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历山:象征自然的丰饶与力量。
  • 女墙:代表人类的文化与建筑。
  • 尖翠峰:自然的美丽与神秘。
  • 金身:宗教信仰的象征。
  • 佛头:自然与宗教的结合,体现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历山”指的是: A. 一种耕作方式
    B. 一座特定的山
    C. 一个人的名字
    D. 一种农作物

  2. 诗中“女墙如带”是指: A. 城墙的形态
    B. 一种植物
    C. 一种风俗
    D. 一种动物

  3. 诗中的“金身”主要指的是: A. 金色的山峰
    B. 佛像的金色身躯
    C. 人的财富
    D. 一种装饰品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by 王维
  • 《庐山谣》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问答》也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哲思。
  • 李白的《庐山谣》则强调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诗风豪放,与蒋士铨的细腻相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化与宗教信仰》

以上内容为《虞美人八首 其二》的详细解析和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