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时间: 2025-01-19 16:50:08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作者:欧阳修 〔宋代〕
轻舟短棹西湖好,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
不觉船移,微动涟漪,
惊起沙禽掠岸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轻巧的小舟和短小的桨在西湖上游荡,碧绿的湖水蜿蜒向前,岸边的芳草在春风中生长,隐约听见四处传来的笙歌。湖面上没有风,水面如同琉璃一般光滑,不知不觉间船已经移动,微微的波纹荡漾开来,惊起岸边的沙禽飞掠而去。


注释:

  • 轻舟:小巧的船只。
  • 短棹:小船所用的短桨。
  • 逶迤:形容水流弯曲延伸。
  • 芳草:香草,指的是生长在岸边的美丽植物。
  • 隐隐:隐约可见,形容声音或景象不太清晰。
  • 笙歌:笙是一种乐器,笙歌即乐声。
  • 琉璃滑:形容水面光滑如琉璃。
  • 涟漪:水面上的细小波纹。
  • 沙禽:生活在沙滩上的鸟类。

典故解析:

这首词没有特别的历史典故,但西湖本身在中国文学中常常被作为美的象征,代表着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是散文的倡导者之一,以其清晰明了的文风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于北宋时期,正值西湖风景如画,成为文人墨客游览的胜地。欧阳修在政治上遭遇挫折,选择到西湖游玩,借此表达内心的惬意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欧阳修的《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以其清新的自然景色和悠然的情怀,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与赞美。词的开头便以“轻舟短棹”引入,给人一种轻盈灵动的感觉。接着“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不仅勾勒出西湖优美的自然景观,还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词中“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描绘了西湖边的悠扬乐声,仿佛在诉说着人们的欢快与悠闲。此时的西湖,不仅仅是风景的展现,更是情感的寄托。接着的“无风水面琉璃滑”,用“琉璃”形容水面,展现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美感,让人感受到湖面如镜的平静。

最后两句“惊起沙禽掠岸飞”则以动态的描写结束了整首词,轻舟划过,波动带起沙禽的飞翔,形成了静与动的对比,增添了生动感,体现出自然与生命的和谐。

整首词不仅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还蕴含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轻舟短棹西湖好:开篇点明主题,西湖的美好与轻舟的悠闲。
    •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描绘西湖的水流与岸边的草。
    • 隐隐笙歌处处随:乐声环绕,增添了生动的气氛。
    • 无风水面琉璃滑:形容水面平静如镜,传递出宁静的感觉。
    • 不觉船移,微动涟漪:船在水面上轻轻移动,带动涟漪荡漾。
    • 惊起沙禽掠岸飞:动静结合,生动展现了自然的活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琉璃”,增强了美感。
    • 拟人:乐声与自然融为一体,给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轻舟短棹”与“绿水逶迤”形成对比,增强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获得的内心宁静和愉悦。


意象分析:

  • 轻舟:象征着闲适与自由。
  • 西湖:代表着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 芳草: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繁荣。
  • 涟漪:象征着生命的动态与变化。
  • 沙禽:代表着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轻舟短棹”指的是什么?

    • A) 长舟
    • B) 小舟
    • C) 渔船
  2. “无风水面琉璃滑”中的“琉璃”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湖水的颜色
    • B) 湖面的平滑
    • C) 船的材质
  3. 诗中隐约传来的乐声是指什么?

    • A) 背景噪音
    • B) 笙歌
    • C) 风声

答案

  1. B) 小舟
  2. B) 湖面的平滑
  3. B) 笙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另一首著名词作,同样描绘自然美。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山水之美,但更突出气势与豪情,风格与欧阳修的细腻相对比,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欧阳修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