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山斋》

时间: 2025-01-06 04:13:57

平地厌喧嚣,虚斋上山足。

萧条远城市,坡陁富林麓。

简书日填委,杖屦每幽独。

岂无山中士,高卧白茅屋。

逢人默无语,长啸响崖谷。

此室庶可招,夜月相従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地厌喧嚣,虚斋上山足。
萧条远城市,坡陁富林麓。
简书日填委,杖屦每幽独。
岂无山中士,高卧白茅屋。
逢人默无语,长啸响崖谷。
此室庶可招,夜月相従宿。

白话文翻译

我厌倦了平地的喧嚣,宁愿在空旷的山斋中生活。
远离了繁华的城市,山坡上绿树成荫。
每天写点简书,独自一人走在幽静的山中。
难道山中没有隐士吗?他们高卧在白茅草屋里。
遇到人时我默默无言,长啸时响彻山崖谷底。
这个房间大概可以招待朋友,夜晚的月光相伴我入眠。

注释

字词注释

  1. 平地:指城市或人多的地方。
  2. 虚斋:空旷的书斋,象征清净和宁静。
  3. 坡陁:山坡上的草木,形容山中景色。
  4. 简书:简单的书信或文稿。
  5. 杖屦:拄着杖,穿着鞋,形容行走。
  6. 岂无:难道没有。
  7. 高卧:安静地躺着。
  8. 白茅屋:用白色茅草搭建的房屋,象征简单朴素的生活。
  9. 默无语:默默无言,不作言语。
  10. 长啸:高声啼叫,表达情感。
  11. 此室庶可招:这个房间可以招待朋友。

典故解析

  • 山中士:隐士或高士,常指追求隐居生活的人,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颍滨,与苏轼是兄弟。苏辙在文学、政治上都有所建树,作品多涉及政治、哲学、自然和人生等方面,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辙隐居于山中时,表达他对喧嚣世俗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士人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苏辙的《山斋》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山居诗,描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喧嚣的厌倦。开篇以“平地厌喧嚣”点明主题,表达了对城市繁华的反感,随即转入对山中生活的描摹,通过“虚斋上山足”展现了山居的清幽与宁静。

诗中“简书日填委”一句,表现了诗人日常的生活状态,既有文人风雅的气质,又增添了几分孤独。尤其是“岂无山中士”,引出了隐士的形象,似乎在呼唤与他志同道合的人。

整首诗的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的清幽中,期待与友人共度良宵,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整首诗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地厌喧嚣:对城市喧闹的厌倦。
  2. 虚斋上山足:选择在山中空旷的书斋生活。
  3. 萧条远城市:远离繁华的城市,享受山中宁静。
  4. 坡陁富林麓:描绘山坡上的丰富林木景象。
  5. 简书日填委:每天写些简单的书信或文稿。
  6. 杖屦每幽独:独自一人在幽静的山中行走。
  7. 岂无山中士:质疑山中是否没有隐士。
  8. 高卧白茅屋:隐士生活在简朴的茅屋中。
  9. 逢人默无语:遇到人时保持沉默。
  10. 长啸响崖谷:用长啸传达内心的情感,响彻山谷。
  11. 此室庶可招:希望这个房间可以招待朋友。
  12. 夜月相従宿:夜晚的月光陪伴自己入睡。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逢人默无语,长啸响崖谷”,对仗工整。
  • 比喻:用“高卧白茅屋”比喻隐士的生活状态。
  • 排比:通过一系列简单的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喧嚣生活的厌倦与对清净山居的向往,体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山斋:象征清净、宁静的生活。
  2. 白茅屋:代表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
  3. 夜月:象征孤独与伴随,暗示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平地厌喧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欢城市生活
    B. 厌倦城市喧嚣
    C. 渴望旅行
    D. 忍受孤独

  2. “岂无山中士”中“士”指的是什么人? A. 读书人
    B. 隐士
    C. 农民
    D. 商人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苏辙的《山斋》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强调自然之美,而苏辙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对隐士生活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苏轼与苏辙的诗词研究》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