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渡晴帆》
时间: 2025-01-01 14:21: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丹渡晴帆
作者: 柳学鹏 〔清代〕
苍茫丹港阔,一叶挂云晴。
棹击清波碎,帆悬晓曙迎。
扬风随曲水,驾浪鼓层浤。
舳映残烟净,窗含半月明。
停桡芳草陌,轻渡落猿声。
认得津头路,兴怀万里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辽阔的丹港,晴空万里,船只在阳光下轻盈地航行。船桨拍打着清澈的波浪,帆在晨曦中迎风而起。顺着曲折的水道扬起风帆,乘着波浪缓缓前行。船首映照着残余的烟雾,窗户透出半轮明月的光辉。停下船桨,漫步在芳草萋萋的岸边,轻轻穿过落下的猿声。认得回家的路,心中涌起万里之外的情怀。
注释
- 苍茫:形容辽阔而空旷的样子。
- 丹港:指的是丹江口或某个特定的港口,意象中代表着水域的辽阔。
- 棹:指船桨。
- 舳:船头。
- 津头:渡口,船只停靠的地方。
- 落猿声:指猿猴的叫声,通常在山林间响起,表示自然的宁静。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丹港”可以联想到古代诗文中常用的水域描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航行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学鹏是清代的诗人,以其诗作清丽脱俗而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柳学鹏的游历中,表达了他对水乡美景的赞美及对远航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丹渡晴帆》是一首描写水乡风光的诗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航行生活的热爱。首联“苍茫丹港阔,一叶挂云晴”,以辽阔的丹港为背景,形象地描绘出一叶孤舟在晴空中的宁静画面,给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心境。接下来的几句运用了丰富的动词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船只在水面上灵活行驶的状态,既有动感又有景致的交融,透出诗人对于航行的沉醉与享受。
从意象上看,诗中“残烟”、“半月”、“芳草”、“落猿声”等,都充满了自然的气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最后一句“认得津头路,兴怀万里情”,则是将情感升华,表达了对故乡和远方的思念,显示出一种深厚的乡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苍茫丹港阔:描绘了辽阔的丹港,展现出自然的壮丽。
- 一叶挂云晴:孤舟在晴空中漂浮,体现出一种宁静和孤独。
- 棹击清波碎:船桨轻击水面,波光粼粼,生动形象。
- 帆悬晓曙迎:帆在晨曦中迎风而起,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扬风随曲水:顺着水流,表现出顺应自然的智慧。
- 驾浪鼓层浤:在波浪中行驶,生动地描绘出航行的乐趣。
- 舳映残烟净:船头映照着消散的烟雾,增添了诗的意境。
- 窗含半月明:窗外透出半轮明月,增添了夜晚的宁静。
- 停桡芳草陌:停下船桨,漫步在芳草丛生的路上,体现与自然的亲密。
- 轻渡落猿声:轻轻穿过,听到猿声,渲染出自然的静谧。
- 认得津头路:熟悉的渡口,唤起了对故乡的思念。
- 兴怀万里情:心中涌现出万里情怀,表达了对旅途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船的状态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使情感更为丰富。
- 对仗:如“停桡芳草陌,轻渡落猿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一种对航行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悟。
意象分析
- 丹港:象征着广阔的水域,代表了自由与探索。
- 船:象征着旅程与生活的流动。
- 清波:代表着宁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 半月:象征着思念与希望的光亮。
- 芳草: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苍茫丹港阔”的意思是什么? A. 水域狭窄
B. 水域辽阔
C. 水域平静 -
诗中“认得津头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航行的恐惧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自然的厌倦 -
诗中“轻渡落猿声”中“落猿声”指的是什么? A. 交通工具
B. 自然的声音
C. 动物的叫声
答案: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泊船瓜洲》(王安石): 描绘了水上生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表达了对水路的赞美,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江南春》(杜甫)与《丹渡晴帆》:两者均描绘水乡自然风光,但杜甫更多地表现了对社会的思考,而柳学鹏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清代诗人研究》
- 《诗词与自然:文化视角下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