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丁未春五首
作者: 刘克庄
朝领诸儒上木天,夕同野老话茅椽。
何须支枕思残梦,宫锦渔簑总偶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春天的悠闲生活。白天与学者们一起登高望远,晚上则与乡间的老人谈天说地,享受宁静的生活。他认为不必总是躺在床上思念那些已逝的梦境,因为无论是华丽的宫殿,还是简单的渔具,都是生活中偶然的存在。
注释
- 诸儒:众多的儒生,指学者。
- 木天:指高处的天空或山峰,象征远大的志向。
- 茅椽:指用茅草和木头搭建的房屋,象征乡村的朴素与宁静。
- 支枕:指用枕头支起,形容躺卧的状态。
- 宫锦:华丽的宫殿。
- 渔簑:渔民用来遮雨的斗篷,象征简朴的渔家生活。
- 偶然:指生活中的随机与不确定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履善,号白石,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清新著称。他的诗风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丁未年春天,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作者借此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与朋友、乡亲的交往,反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丁未春五首》展现了刘克庄对春天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示了作者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朝领诸儒上木天”表现了作者在朝阳中与学者们一起探讨学问,寻求真理的渴望;而“夕同野老话茅椽”则描绘了他与乡间老人闲聊的温馨场景,体现出一种与世无争、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淡然自若的,作者不拘泥于世俗的追求,反而更重视内心的安宁与满足。他通过对“残梦”的思考,提醒自己不必沉溺于过去的辉煌或失落,生活的美好在于当下的体验和偶然的相遇。宫锦与渔簑的对比,不仅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也深化了诗的主题:人生的意义在于欣赏当下,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朝领诸儒上木天”:早上与学者们一起登高,象征追求知识与理想。
- “夕同野老话茅椽”:晚上与乡下老人闲聊,体现了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 “何须支枕思残梦”:不必躺着回忆过去的梦境,表现出对现实的珍惜。
- “宫锦渔簑总偶然”:无论是华丽的宫殿还是简单的渔具,都只是生活中的偶然,意在强调生活的无常与随机。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宫锦”与“渔簑”的对比,突出生活的多样性。
- 比喻:用“支枕”来比喻对过去的怀念,生动形象。
- 排比:使用“朝领”、“夕同”形成排比,增强了节奏感和画面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重要性,倡导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天:象征理想与追求。
- 茅椽:象征乡村的朴素生活。
- 宫锦:象征华丽与繁华。
- 渔簑:象征简单和自然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诸儒”指的是: A. 学者
B. 农民
C. 官员
D. 商人 -
“宫锦”与“渔簑”在诗中象征: A. 富贵与贫穷
B. 知识与无知
C. 华丽与简朴
D. 志向与现实 -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珍惜当下,享受生活
C. 追求名利
D. 向往远方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刘克庄的《丁未春五首》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杜甫的诗更多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而刘克庄则强调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反映出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刘克庄研究》
- 《刘克庄诗词选集》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