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金汤》

时间: 2025-01-17 10:05:19

官与民间一样贫,空流江水净如银。

谁将山里閒田地,唤作黄金误世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涌金汤
作者: 赵希迈 〔宋代〕

官与民间一样贫,空流江水净如银。
谁将山里閒田地,唤作黄金误世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官员与百姓同样贫困的状况,江水清澈如同白银般流淌。是谁把山里的闲置田地称作黄金,以至于误导了世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涌金汤: 指的是清澈的河水,形容江水流动的美丽,像金子一样闪亮。
  • 官与民间一样贫: 指官员和普通百姓的生活都很困苦,强调社会的贫困现状。
  • 空流江水: 江水流淌而无物,象征着财富的虚无。
  • 黄金误世人: 指误导了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暗示对物质的盲目追求。

典故解析:

  • 黄金: 在古代,黄金象征财富与权力,然而在这里却被用来讽刺世人对财富的误解与追求。
  • 山里闲田: 反映出农业生产与实际价值之间的错位,暗含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希迈,宋代诗人,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早年仕途顺利,但因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对贫困人民的同情,常常在诗中抒发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和直白见称,善于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贫富差距加大的时期。官民同贫的现实引发了诗人的思考,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及对人们盲目追求物质的批判。

诗歌鉴赏:

赵希迈的《涌金汤》通过简单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官民同贫的悲惨现实。诗开头两句直指社会的贫困,官员与民众的境遇如出一辙,形成强烈的对比,既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也反映出官员的无能与无奈。江水流淌如银,象征着财富的虚无,流失而无所归,暗示着物质财富的无常和无用。

接下来的两句则更进一步,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山中闲田与黄金对比,质疑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与现实的迷失。这里的“黄金”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更是对人们价值观的深刻反思。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人们追逐财富的批判,认为人们被表象的黄金所迷惑,忽略了真正的生活价值。

整首诗情感真挚,思路清晰,既有对现实的观察,又有对人心的洞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忧虑,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官与民间一样贫: 直接指出了社会中官员与百姓都生活困苦,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
  2. 空流江水净如银: 描绘了江水清澈的景象,象征财富的流失,暗含对生活的无奈。
  3. 谁将山里闲田地: 提出疑问,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4. 唤作黄金误世人: 质疑人们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暗示财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修辞手法:

  • 比喻: “江水净如银”将江水与银子相比较,形象生动。
  • 对仗: 整首诗结构整齐,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讽: 通过“黄金”来反讽人们对财富的盲目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社会贫困现象的关切,以及对人们物质追求的批判。诗人通过对官民同贫现状的描绘,反思财富与生活的真正关系,呼吁人们应关注内心的真实需求,而非外在的物质诱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 象征财富的流失和生活的无常。
  • 黄金: 代表物质财富,同时也反映人们对财富的误解。
  • 闲田: 隐喻未被利用的资源,反映人们对生活和价值的忽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水”比喻什么?
    A) 财富的流失
    B) 江水的清澈
    C) 官员的无能
    D) 百姓的快乐

  2. 诗人对“黄金”的态度是?
    A) 赞美
    B) 反对
    C) 中立
    D) 忽视

  3.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官民同贫的社会现象
    C) 自然景色的美
    D) 对农业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同样反映了社会贫困和对人性的关注。
  • 白居易《卖炭翁》: 描绘了底层人民的生活困境,呼应了对社会不公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赵希迈《涌金汤》 vs 杜甫《兵车行》: 两首诗均关注贫困与社会不公,前者通过对比与反思,后者则以叙事的方式展现战争对民生的影响,均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