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别苗仲通)
作者:张炎
柳间花外。日日离人泪。忆得楼心和月醉。落叶与愁俱碎。
如今一笑吴中。眼青犹认衰翁。先泛扁舟烟水,西湖多定相逢。
白话文翻译:
在柳树间、花丛外,离别的泪水日复一日流淌。想起当年楼心把月光喝醉的情景,落叶和我的愁绪一起化为碎片。如今在吴中一笑,眼中仍然认得那位衰老的翁者。曾经在烟水中轻泛小舟,西湖里定会再相逢。
注释:
- 柳间花外:指柳树和花朵之间的地方,营造出一种幽美的意境。
- 离人泪:指因离别而流下的眼泪,表现了对离别的伤感。
- 楼心和月醉:意指在楼顶月下享受美酒,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的欢乐情景。
- 落叶与愁俱碎:落叶象征着凋零,愁绪也随之破碎,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和伤感。
- 吴中:指的是今江苏一带,历史上是一个文人聚集的地方。
- 衰翁:指年老的男子,可能是对朋友的称呼。
- 扁舟烟水:指轻巧的小舟在烟雾缭绕的水面上漂浮,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炎,字季直,号云崖,宋代词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抒情,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
-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代,正值张炎晚年,感慨离别与重逢的主题。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用词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清平乐》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张炎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离愁别绪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巧妙结合。开篇以“柳间花外”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美的环境,接着通过“日日离人泪”展现了离别的悲伤,情感深邃而真切。这种对比使得后文关于“楼心和月醉”的回忆更加鲜明,凸显了过去的快乐与现在的苦涩。
词中“落叶与愁俱碎”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岁月的流逝与愁苦的消散,暗示了人生的无常。最后的“眼青犹认衰翁”则是对友情的珍视,即使时光荏苒,依旧可以认出曾经的好友,表现了对人情的温暖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
整首词在意象上饱含诗人的生活哲学,既有对过往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希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柳间花外”:描写环境,营造幽静之感。
- “日日离人泪”:强调离别带来的持久悲伤。
- “忆得楼心和月醉”:回忆过去的快乐时光,形成鲜明对比。
- “落叶与愁俱碎”: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忧愁的消散。
- “如今一笑吴中”:展现面对离愁时的一种释然。
- “眼青犹认衰翁”:表现对友谊的珍视。
- “先泛扁舟烟水”:描绘宁静的生活画面。
- “西湖多定相逢”:期待未来的重聚,结尾充满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落叶与愁俱碎”将秋叶的凋落与内心的愁苦相联系,生动形象。
- 拟人:通过“离人泪”将泪水赋予情感,使得悲伤更加鲜活。
- 对仗:如“柳间花外”与“眼青犹认”,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离别和重逢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与生活的深切感受。
意象分析:
- 柳:象征着柔情与离愁。
- 花:代表美好时光。
- 月:象征着团圆与思念。
- 舟:象征自由与宁静。
- 落叶:代表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柳间花外”描绘了怎样的环境? A. 喧闹的市集
B. 幽静的自然景观
C. 繁华的街道
D. 高耸的山峰 -
词中提到的“衰翁”指的是谁? A. 年轻人
B. 朋友或老者
C. 诗人自己
D. 自然之灵 -
“落叶与愁俱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释然
C. 狂欢
D. 迷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离愁别绪。
- 苏轼《水调歌头》:描绘月下思亲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张炎与李清照的词作都表现了对离别的感慨,但张炎更强调对昔日欢乐的怀念,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差异,却同样展现了对人情的细腻观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张炎生平及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