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为越僧樵隐赋樵山)》
时间: 2025-01-04 11:26: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为越僧樵隐赋樵山)
作者:张炎 〔宋代〕
龟峰深处隐,岩壑静万尘空。
任一路白云,山童休扫,却似崆峒。
只恐烂柯人到,怕光阴不与世间同。
旋采生枝带叶,微煎石鼎团龙。
从容。吟啸百年翁。
行乐少扶筇。
向镜水传心,柴桑袖手,门掩清风。
如何晋人去后,好林泉都在夕阳中。
禅外更无今古,醉归明月千松。
白话文翻译
在龟峰的深处,隐匿着山石,岩壑之间万物寂静,尘世的喧嚣无影无踪。任凭白云在空中飘荡,山中的小童也不再打扫,仿佛置身于崆峒山中。唯恐烂柯人会来到这里,担心时光与世间的流逝不同步。采集新鲜嫩枝带叶,轻轻地在石鼎上煎煮,形成团龙的形状。从容地吟诵,百年老翁的歌声。乐享生活,少有人扶着杖。面对镜水传达心意,手袖轻松地垂在身旁,门扉闭合,迎接清风的吹拂。如今晋人已去,依旧可以看到美好的林泉在夕阳中映照。禅宗之外没有今古的界限,醉意朦胧中归来,明月照耀着千松。
注释
- 龟峰:指的是一种山峰,形状像龟,象征着隐逸的生活。
- 烂柯人:传说中的隐士,指代那些追求隐居生活的人。
- 崆峒:指崆峒山,是道教名山,象征着清静和修道。
- 柴桑:古地名,指代风景如画的地方。
- 晋人:指东晋时期的文人,如陶渊明,常以山水隐居为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炎,字廷璧,号玉溪,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表现隐逸生活的理想。他的作品风格洒脱,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宋代,正值士人纷纷追求隐逸生活的时代背景,诗人通过描绘山水的宁静与美好,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展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喧嚣的逃避。开篇描绘了龟峰深处的宁静,山石掩映,尘世的喧嚣似乎被完全隔绝,给人以心灵的宁静。接着,诗人任白云在空中飘荡,似乎在强调自然的自由与纯粹,山童不再打扫的意象则暗示了与世隔绝的自在。
“只恐烂柯人到,怕光阴不与世间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珍视与珍惜,害怕外界的打扰会影响这种宁静的状态。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采摘生枝、煎石鼎等细节,展现了隐士生活的自给自足和悠然自得,给人一种和谐的生活画面。
最后,诗人在诗中提到“如何晋人去后”,彰显了对历史的思考,表明虽有晋人的离去,但美好的自然依旧存在,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龟峰深处隐,岩壑静万尘空:龟峰深处隐秘,岩石与山谷之间静谧无声,尘世的喧嚣消失殆尽。
- 任一路白云,山童休扫,却似崆峒:让白云自由飘荡;山中的小童不再打扫,仿佛置身于崆峒山。
- 只恐烂柯人到,怕光阴不与世间同:唯恐烂柯人会打扰,担心时光与世俗的流逝不同步。
- 旋采生枝带叶,微煎石鼎团龙:采摘新鲜的枝叶,在石鼎上轻轻煎煮,形成团龙的形状。
- 从容。吟啸百年翁:从容自若地吟唱,似百年老翁在吟啸。
- 行乐少扶筇:享受生活,少有人扶持拐杖。
- 向镜水传心,柴桑袖手,门掩清风:对着镜水传达心意,袖手于柴桑,门扉关闭迎接清风。
- 如何晋人去后,好林泉都在夕阳中:晋人离去后,依然有美丽的林泉在夕阳中映照。
- 禅外更无今古,醉归明月千松:禅宗之外没有时间的界限,醉意中归来,明月照耀着千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石鼎团龙”比喻自然与人和谐相处。
- 对仗:如“从容。吟啸百年翁”展现出诗词的对称美。
- 拟人:如“白云任飘荡”,赋予白云以生命的自由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龟峰:象征隐逸与灵性。
- 白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
- 烂柯人:代表追求高洁生活的人。
- 石鼎:象征隐士的生活方式与自给自足。
- 明月千松:象征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烂柯人”指的是?
- A. 道士
- B. 隐士
- C. 诗人
- D. 村民
-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现隐逸的生活?
- A. 白云
- B. 龟峰
- C. 明月
- D. 以上皆是
- “任一路白云”中的“任”字表示什么?
- A. 允许
- B. 随意
- C. 控制
- D. 监视
答案:
- B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描绘隐逸生活的理想,强调与自然的和谐。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山水意象表现宁静的生活状态,两者皆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山水诗的美学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