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赋稼村)》
时间: 2025-01-19 23:48:09意思解释
风入松(赋稼村)
作者: 张炎 〔宋代〕
原文展示:
老来学圃乐年华。
茅屋短篱遮。
儿孙戏逐田翁去,小桥横路转三叉。
细雨一犁春意,西风万宝生涯。
携筇犹记度晴沙。
流水带寒鸦。
门前少得宽闲地,绕平畴尽是桑麻。
却笑牧童遥指,杏花深处人家。
白话文翻译:
老了,开始学习耕作,感受到年轻时的乐趣。
茅草屋和短篱笆把我遮挡。
孩子们在田间追逐着老农,
小桥把路分成三叉。
细雨滋润着春天的气息,西风带来丰收的希望。
我手持竹杖,依然记得在晴天的沙滩上玩乐。
流水带来寒鸦的鸣叫。
门前很少有宽闲的地方,四周的田畴全是桑树和麻。
我却笑着看着牧童遥指,杏花深处有人家。
注释:
- 圃乐:指耕作的乐趣。
- 茅屋:用茅草盖成的房屋。
- 逐:追逐。
- 田翁:指年老的农夫。
- 三叉:指路口分为三条路。
- 细雨一犁春意:细雨像犁一样,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 携筇:手持竹杖。
- 寒鸦:寒冷时节的乌鸦。
- 桑麻:桑树和麻,指农田作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炎,字季常,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词作与诗歌。他的作品多描绘乡村生活,展现自然风光,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风入松(赋稼村)》创作于张炎晚年,诗中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反映了他在老年时对自然的亲近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田园生活,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温情。开头的“老来学圃乐年华”便引出了诗人对耕作的热爱,体现了老年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茅屋与短篱构成了简朴的生活场景,展现出一种宁静的乡村气息。儿孙的嬉戏与小桥的蜿蜒,描绘出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细雨与西风的意象更是增强了春意盎然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了门前狭窄的空间与四周的桑麻,突显了生活的朴素。而牧童遥指的情景,则引出了一种闲适的乡村生活情趣,仿佛让人看到了一个安静而温暖的村庄,散发着春天的气息。整首诗既有对田园生活的真实描写,又流露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展现了生命的圆满与和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来学圃乐年华:老年时学习耕种,感受到年轻时的欢乐,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茅屋短篱遮:茅草屋和篱笆构成的农舍,展现出乡村的简朴。
- 儿孙戏逐田翁去:孩子们在田间追逐老农,体现了家庭的温情与快乐。
- 小桥横路转三叉:小桥把路分为三叉,表现出乡村的自然景观。
- 细雨一犁春意:细雨带来了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 西风万宝生涯:西风带来丰收的希望,描绘了丰年与希望。
- 携筇犹记度晴沙:手持竹杖,回忆起在沙滩的快乐时光,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
- 流水带寒鸦:流水的声音与寒鸦的鸣叫,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门前少得宽闲地:门前的空间很小,表现出乡村生活的质朴。
- 绕平畴尽是桑麻:四周的田野全是桑树与麻,展现出乡村的自然景观。
- 却笑牧童遥指:牧童遥指,让人感受到一种悠闲与自在的生活状态。
- 杏花深处人家:杏花深处的农家,增添了生活的诗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细雨一犁春意”,将细雨比作犁,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
- 拟人:如“流水带寒鸦”,流水像是在歌唱,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 对仗:如“儿孙戏逐田翁去,小桥横路转三叉”,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惜,反映出一种宁静、和谐、温暖的乡村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圃:耕作,象征着生活的劳动与乐趣。
- 茅屋:代表着简朴的生活,体现出乡村的自然与朴实。
- 细雨:春雨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桑麻:农田的作物,代表着丰收与生活的根基。
- 杏花:象征着温暖与美好,增添了生活的诗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老来学圃乐年华”中的“乐”指什么?
- A. 快乐
- B. 音乐
- C. 乐器
- D. 乐观
-
诗中提到的“寒鸦”是指什么?
- A. 友好的鸟
- B. 寒冷时节的乌鸦
- C. 美丽的鸟
- D. 传说中的鸟
-
“杏花深处人家”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 A. 繁华的城市
- B. 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 C. 荒凉的山野
- D. 纷繁的集市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鸟鸣涧》与《风入松》均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但《鸟鸣涧》更侧重于山水意境,而《风入松》则展示了乡村生活的温馨。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