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寿大司寇宋公》
时间: 2025-01-04 07:44:25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百字令 寿大司寇宋公
作者: 徐釚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尚书红杏,念隃麋醉染,双鬟争羡。宣武门东开邸第,疏柳两行葱茜。女乐生徒,碡簪珠履,夜夜张灯宴。鹦哥能说,雕梁又来双燕。追忆报法霜严,青蒲白简,岳耸延英殿。帝曰皋陶惟汝弼,草绿园扉都遍。萧相功高,于公门大早,筑沙堤换。回头笑问,梅华赋是公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华美的场景:红杏花盛开,醉人的酒香弥漫,两个美丽的女子在争相打扮。宣武门东边的府邸前,疏朗的柳树映衬着生机勃勃的景象。歌舞升平的夜晚,灯火辉煌,鹦鹉在一旁说话,双燕在雕花的梁间飞舞。回忆起干霜的严寒,青色的蒲草和白色的竹简显得格外清晰,岳峦高耸入云,延英殿内的气氛更加庄重。皇帝称赞皋陶的辅佐,绿草如茵的园子门口生机盎然。萧相公功勋卓著,在公门前的大早晨,筑起了沙堤。回头笑着询问,梅华的赋诗技艺是公所擅长的。
注释:
- 尚书:古代文献之一,指《尚书》。
- 隃麋:一种植物,酒的香味。
- 双鬟:指两个美丽的女子。
- 宣武门:北京的一处历史门。
- 女乐:女乐师,指当时的歌舞表演者。
- 鹦哥:鹦鹉,象征聪明。
- 皋陶:古代名臣,象征忠诚。
- 萧相:指萧何,汉初名相。
- 梅华赋:梅花相关的赋诗,象征才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釚,清代诗人,生于富裕家庭,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生活的美好与人情的温暖,常融入自然景物,富有文采。
创作背景:
《百字令》是在庆祝大司寇宋公寿辰之际所作,表达对其的祝福与敬仰,同时融合了当时的社会风俗与文化氛围,展现出富丽堂皇的生活场景。
诗歌鉴赏:
《百字令 寿大司寇宋公》是徐釚的一首华美词作,整首词围绕着对寿星宋公的祝福而展开,表现出深厚的情谊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先,词中通过红杏、醉酒等意象,营造出春日的生机与欢愉,体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们的欢乐。接着,通过描述“宣武门东开邸第”,展现出辉煌的场景,让人感受到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兴盛。
词中提到的“女乐生徒”,则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艺术的重视,歌舞升平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此外,鹦哥能说、雕梁双燕的描写,不仅形象生动,也暗含了对自由与快乐生活的向往。整首词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最后,词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皋陶与萧相的引述,提升了整体的文化内涵,使得祝寿的场面更显庄重,既表达了对寿星的祝福,也体现了对历史的敬仰。整首词不仅是一曲祝寿的华章,更是对生活美好愿景的追求与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尚书红杏,念隃麋醉染,双鬟争羡。
- 描绘春天的美景,红杏花盛开,醉人的酒香让人陶醉,两个女子争相打扮,体现生机与活力。
-
宣武门东开邸第,疏柳两行葱茜。
- 从地理上描绘出场景,宣武门东的府邸前,柳树两行,生机盎然,暗示繁华的生活。
-
女乐生徒,碡簪珠履,夜夜张灯宴。
- 描述夜晚的歌舞表演,女子们打扮华美,夜夜盛宴,展现社会的繁荣。
-
鹦哥能说,雕梁又来双燕。
- 通过鹦鹉的聪明与燕子的归来,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温暖。
-
追忆报法霜严,青蒲白简,岳耸延英殿。
- 回忆起严寒的霜雪,描绘出高耸的岳峦与英殿,意象庄重,暗含历史的厚重。
-
帝曰皋陶惟汝弼,草绿园扉都遍。
- 皇帝赞美皋陶的辅佐,象征着对忠诚与贤德的尊重,园门青草遍地,生机勃勃。
-
萧相功高,于公门大早,筑沙堤换。
- 赞美萧何的成就,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铺设沙堤,暗示建设的美好愿景。
-
回头笑问,梅华赋是公擅。
- 结尾以轻松的语气询问梅华的赋诗技艺,体现出对寿星的亲切与尊重。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景物比拟人们的情感。
- 拟人:鹦鹉能说,赋予生物以人的特性。
- 对仗:整首词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词通过对美好场景的描绘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祝福,表现出清代文化的繁荣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杏:象征春天与生命力。
- 女乐:代表艺术与文化的繁荣。
- 鹦哥:象征智慧与欢乐。
- 雕梁:彰显建筑的精美与历史的深厚。
- 青蒲白简:象征文人的雅致与志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主要是为了什么场合而作?
- A. 祝寿
- B. 送别
- C. 结婚
- D. 祭祀
-
“鹦哥能说”中的鹦哥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聪明
- C. 努力
- D. 忍耐
-
诗中提到的“皋陶”是什么象征?
- A. 忍耐
- B. 忠诚
- C. 财富
- D. 知识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同样描绘生活的美好与哲理。
- 《如梦令》(李清照):展现女性情感与生活的细腻。
诗词对比:
- 《长恨歌》(白居易)与《百字令》均以历史人物为主题,表达对情感的深刻思考,但《长恨歌》侧重于爱情故事,而《百字令》则更注重于友谊与祝福。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选读》
- 《徐釚及其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