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春上冢五首·中{左山右寻}》
时间: 2025-01-04 08:24: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昨隆乾致太平,诸贤耸听凤先鸣。
奏篇不愧登瀛选,拂袖难留出昼行。
当日伯夷兄弟瘦,至今杨震子孙清。
定知千载蟆陵路,尚有行人酹董生。
白话文翻译:
我回忆起去年隆乾年的太平盛世,众多贤士在这里倾听,如同凤凰初鸣。
所写的篇章不愧于登上瀛洲的选拔,轻轻拂袖,难以留住白天的行人。
当年伯夷和兄弟都很瘦弱,直到如今杨震的后代依然清白。
我相信经过千年,蟆陵的路上,依然有行人为董生洒酒祭奠。
注释:
- 隆乾:指宋理宗的年号,象征太平盛世。
- 凤先鸣:指贤士的言论和思想,如凤鸣般引人注目。
- 登瀛选:指选拔优秀人才,瀛洲是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拂袖:形容不愿停留,轻轻一挥袖子,表示离去。
- 伯夷:古代贤人,因不愿为暴君服务而隐居。
- 杨震:古代清白公正的官员,象征正直。
- 蟆陵:古代墓地,纪念董生(董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白云,宋代诗人,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以豪放和清丽著称,常以历史为题材,表达对时政的关心和个人的理想。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理宗隆乾年间,反映了当时太平盛世的局面和对历史贤士的怀念,表现了对政治清明与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回忆过去的太平盛世,表达了对贤士们的敬仰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诗中使用了许多历史典故,如伯夷和杨震,象征着正义和清白,体现了刘克庄对道德理想的追求。诗的开头以“忆昨隆乾致太平”引入,展现出作者对当年盛世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求。而“拂袖难留出昼行”则表现了对人生短暂、无法停留的惆怅,增强了情感的深度。结尾提到“尚有行人酹董生”,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沉淀相结合,表达了对后世的期望与祝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忆昨隆乾致太平:回忆去年太平盛世的景象,表现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 诸贤耸听凤先鸣:贤士们如同凤凰初鸣,吸引人们倾听,强调贤士之言的重要。
- 奏篇不愧登瀛选:所作诗篇不愧于被选拔,展现出自信与骄傲。
- 拂袖难留出昼行:轻轻拂袖,无法留住白天的行人,表现出人生的无奈。
- 当日伯夷兄弟瘦:提到古代贤人伯夷,暗示忠贞和节操。
- 至今杨震子孙清:杨震后代正直,象征着道德的传承。
- 定知千载蟆陵路:经过千年,蟆陵的路上,依旧有行人。
- 尚有行人酹董生:为董生洒酒祭奠,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对偶:如“伯夷兄弟瘦,至今杨震子孙清”,形成鲜明对比。
- 典故:引用历史人物,增强诗的文化厚度。
- 隐喻:如“凤先鸣”,象征贤士的思想高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贤士的追忆,对清明政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理想与道德的坚守。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诗人传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与祝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象征高尚、贤良。
- 伯夷:代表忠诚与节操。
- 蟆陵:与历史的记忆和追思相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年号是哪个?
A. 隆乾
B. 嘉定
C. 宣和
D. 绍兴 -
谁是被提到的历史人物,代表忠诚与节操?
A. 杨震
B. 伯夷
C. 孟子
D. 荀子 -
诗中提到的“拂袖”是什么意思?
A. 留下
B. 离开
C. 欢迎
D. 坐下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杜甫同样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心与对历史的反思,但更加强调个人的苦痛与国家的动荡。刘克庄则在怀念中带有对未来的寄托与希望,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文阅读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