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方时父寄荔子名草堂红若欲与吾家玉堂红》

时间: 2025-01-04 09:02:06

忽有尺书来委巷,断无半颗奉权门。

且为锦荔支联句,不记金莲烛代言。

颇羡彩毫摛老作,未应丹实减初元。

明年倍熟平分吃,畅杀兹溪与后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忽有尺书来委巷,
断无半颗奉权门。
且为锦荔支联句,
不记金莲烛代言。
颇羡彩毫摛老作,
未应丹实减初元。
明年倍熟平分吃,
畅杀兹溪与后村。

白话文翻译:

突然收到一封信,邮差把它送到了巷子里,
可我一点也没有给权贵送去的意思。
就让我为这美丽的荔枝写几句诗吧,
不再提起那金莲灯下的代言人。
我颇羡慕那些用彩笔写作的老前辈,
不应该因为丹实的变化而减少对早期的追求。
明年荔枝多熟了,咱们就一起分享,
让我们在这条小溪和后村尽情畅饮吧。

注释:

  • 尺书:指短小的信件。
  • 权门:指当权者或显贵之家。
  • 锦荔:指美丽的荔枝,象征美好的事物。
  • 金莲:古代一种灯具,代指富贵生活或奢华场景。
  • 彩毫:指用彩色笔书写,象征文才。
  • 丹实:指红色的果实,象征丰富的成果。
  • 平分吃:指共同分享,强调友情与分享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得,号云庵,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生于公元1180年,卒于公元1269年。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其作品风格独特,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克庄的晚年,表达了他对荔枝的喜爱以及与表弟的友情。诗中提到的“锦荔”不仅是对美食的赞美,也反映出个人生活的富足与对自然的热爱。信的到来象征着友情的传递,诗人通过写诗来回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温暖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表弟之间的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诗人收到信件,表现出对权贵的淡然,显示出他对世俗权力的无所谓。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锦荔”与“金莲”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与对繁华的拒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与对艺术创作的热爱。

“颇羡彩毫摛老作”一句,既是对前辈的敬仰,也反映出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自省与追求,表现出一种谦逊的态度。最后两句则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分享的渴望,传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荔枝的诗,更是一首赞美友情与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的品格与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忽有尺书来委巷:突然收到一封短信,显示出与外界的联系。
  2. 断无半颗奉权门:没有送给权贵的意思,表明拒绝权势的态度。
  3. 且为锦荔支联句:让我们为美丽的荔枝写几句诗,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4. 不记金莲烛代言:不再提及奢华的生活方式,反映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5. 颇羡彩毫摛老作:羡慕前辈的才华与风采,表现出对文艺创作的追求。
  6. 未应丹实减初元:不应该因果实的变化而降低对初心的追求。
  7. 明年倍熟平分吃:期待明年荔枝丰收时,一起分享的美好愿望。
  8. 畅杀兹溪与后村:在溪边与后村中尽情享受美好时光,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尺书”与“权门”,体现了诗的工整与美感。
  • 比喻:将荔枝比作美好生活,象征着对自然与友情的珍视。
  • 排比:通过“明年倍熟平分吃,畅杀兹溪与后村”,增强了诗的节奏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荔枝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揭示了一种对自然美与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诗中的情感真挚,既有个人的情感寄托,也反映了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荔枝:象征美好与丰收,代表自然的恩赐。
  • 尺书:象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
  • 权门:象征世俗的权力与奢华生活,反映出对这种生活态度的拒绝。
  • 溪与村:象征自然与乡村生活,突显对简单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尺书”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书法
    B. 短信件
    C. 长信件

  2. “锦荔”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权力
    B. 美好事物
    C. 贫穷

  3. 诗人对权贵的态度是什么? A. 崇拜
    B. 无所谓
    C. 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借草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与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表弟方时父寄荔子名草堂红》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对比,两者均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重,但风格上,刘克庄更显细腻温情,而李白则更显豪放奔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