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好》

时间: 2025-01-01 16:23:48

抛菱镜,罢晨妆。

倚南窗。

风洒桐花点笔床。

彩毫香。

梦里曾拈佳句,醒来更费思量。

一半模糊思不起,系人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抛菱镜,罢晨妆。
倚南窗。风洒桐花点笔床。
彩毫香。梦里曾拈佳句,醒来更费思量。
一半模糊思不起,系人肠。

白话文翻译:

我放下梳妆的镜子,停止了早晨的打扮,倚靠在南窗前。
春风吹洒着桐花,洒落在我的书桌上。
笔尖散发着香气,梦中我曾写下美丽的句子,醒来后却更加费心思考。
有一半的思绪模糊不清,缠绕在心头,让人难以释怀。

注释:

  • 抛菱镜:抛下梳妆用的镜子,表示不再打扮。
  • 晨妆:早晨的妆容,指的是女性的打扮。
  • 倚南窗:倚靠在朝南的窗户旁,表示迎接阳光和春风。
  • 风洒桐花点笔床:春风吹来,桐花飘落在书桌上,营造出宁静优雅的氛围。
  • 彩毫香:形容书写时用的彩色毛笔散发的香气。
  • 佳句:美好的句子,表现了诗人的文学追求。
  • 系人肠:指思念、情感缠绕心头,难以释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琼,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致观察而闻名。其作品多描绘春光、自然景色及女性情感,体现了浓厚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春光好》创作于清代春季,正是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时节。诗人在春日的阳光下,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沉浸在个人的思考与情感中,反映了春天带来的希望与灵感。

诗歌鉴赏:

《春光好》通过清新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抛弃了繁琐的晨妆,选择倚窗静思,表达出对生活和创作的思考。春风中洒落的桐花与笔床的结合,象征着灵感的降临。这种自然与艺术的交融,恰如春天的和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诗中“梦里曾拈佳句,醒来更费思量”一语,流露出诗人对创作的渴望与无奈,虽然在梦中有了灵感,但醒来后却难以抓住那一瞬间的美好,反映了创作过程中常有的困惑与挑战。结尾“一半模糊思不起,系人肠”,则传达了思念之情的复杂,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沉而细腻。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景,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创作与情感的思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抛菱镜,罢晨妆:开始时,诗人抛下镜子,象征对外在形象的放弃,选择内心的宁静。
  2. 倚南窗:静坐于窗前,感受春光的温暖。
  3. 风洒桐花点笔床:春风中,桐花如雨般洒落,落在书桌上,寓意创作的灵感。
  4. 彩毫香:用毛笔书写,伴随着香气,象征着艺术的美好。
  5. 梦里曾拈佳句:在梦中获得灵感,表达了诗人对写作的渴望。
  6. 醒来更费思量:醒来后却难以记住,突显创作的艰难。
  7. 一半模糊思不起:思绪模糊,无法回忆,表现了内心的挣扎。
  8. 系人肠:情感缠绕心头,表达出内心的痛苦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风与桐花比作诗人灵感的源泉。
  • 拟人:风与花的结合,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抛菱镜”与“罢晨妆”,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中心思想在于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迷惘,表现了诗人在追求艺术与生活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起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菱镜:象征女性的美丽与外在,反映诗人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 南窗:代表阳光与温暖,是思考与创作的理想场所。
  • 桐花:春天的象征,寓意美好和灵感的降临。
  • 彩毫:代表艺术创作的工具,体现诗人对文学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抛弃镜子的原因是什么?

    • A. 追求内心的宁静
    • B. 追求外在的美
    • C. 怕别人看到
    • D. 迷恋春光
  2. “梦里曾拈佳句”中的“佳句”指的是什么?

    • A. 美好的风景
    • B. 优美的诗句
    • C. 悲伤的回忆
    • D. 生活的烦恼
  3. 诗中“系人肠”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思念与痛苦
    • C. 无奈
    • D. 愤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薛琼《春光好》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表现对春天的喜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李清照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薛琼则侧重于创作的灵感与思考的矛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春光好》,以及其背后的深厚文化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