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其三 庚戌除夕客中》

时间: 2025-01-17 10:13:43

田庐尽卖。

乡里传为子弟戒。

年少何人。

肥马轻裘笑我贫。

买山而隐。

魂梦不随溪谷稳。

又到江南。

客况穷愁两不堪。

意思解释

减字木兰花 其三 庚戌除夕客中

作者: 吴敬梓 〔清代〕

原文展示:

田庐尽卖。乡里传为子弟戒。年少何人。肥马轻裘笑我贫。买山而隐。魂梦不随溪谷稳。又到江南。客况穷愁两不堪。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把田地和房子都卖光了,乡里的人都在用这作为对年轻人的警示。年轻时有谁不喜欢丰厚的马匹和轻便的衣服呢?可我却选择买山隐居,然而我的灵魂和梦境却没有在安稳的溪谷中停留。如今再次来到江南,身为客人却感到无比的穷困和愁苦,真是两难堪受。

注释:

  • 田庐:田地和房屋,指生活的根基。
  • :警示,劝诫。
  • 肥马轻裘:形容富贵的生活。
  • 买山而隐:指追求隐居生活。
  • 魂梦:灵魂与梦境。
  • 江南:南方水乡,诗人可能在此寄托情感。

典故解析:

  • 江南:自古以来为文人所向往的地方,象征着秀美的自然环境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 隐者:古代文人常以隐居为理想,反映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吴敬梓(约1701年-1754年),字敏轩,号阮亭,江苏无锡人。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以《儒林外史》闻名,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揭示人性。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庚戌年除夕,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对隐居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吴敬梓的《减字木兰花 其三》以清晰而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开篇“田庐尽卖”直接表达了诗人失去生活基础的无奈,随之而来的是对年轻人追求物质生活的讽刺。在面对贫穷时,诗人反思自己选择隐居的意义,虽然“买山而隐”,但内心却并未能找到真正的安宁。整首词通过对比,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此外,诗中对江南的描写,不仅是地理的回归,更是情感寄托的体现,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田庐尽卖”:直接交代了经济困境,表明生活的基础已经失去。
    • “乡里传为子弟戒”:反映社会对年轻人的期望与警示。
    • “年少何人”:发问句,表达对年轻人的无奈与嘲讽。
    • “肥马轻裘笑我贫”:对富裕生活的向往与对自己贫困的自嘲。
    • “买山而隐”:表明诗人回归自然的愿望。
    • “魂梦不随溪谷稳”:隐喻内心的迷茫与不安。
    • “又到江南”:引入地点,情感的寄托。
    • “客况穷愁两不堪”:总结情感,表现出无奈与苦闷。
  • 修辞手法

    • 对比:富贵与贫穷的对比,突出生活的艰难。
    • 设问:通过设问引发读者思考,增强表达的情感。
    • 隐喻:通过“买山而隐”隐喻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 主题思想:整首诗揭示了诗人在经济困境与理想生活之间的挣扎,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田庐:象征生活的根基与安稳。
  • 江南:象征文人理想与归属感。
  • 肥马轻裘:象征物质生活的诱惑与追求。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田庐尽卖”指的是什么?
      • A. 田地和房屋
      • B. 金银财宝
      • C. 朋友关系
    2. 诗人为何选择“买山而隐”?
      • A. 追求财富
      • B. 渴望隐居生活
      • C. 希望出名
    3. “又到江南”可以理解为?
      • A. 诗人对江南的向往
      • B. 诗人对江南的失望
      • C. 诗人流亡的经历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 诗词对比

    • 吴敬梓的《减字木兰花 其三》与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前者更注重内心的反思,后者则强调豪放与乐观。两者在风格、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 书目推荐:
    • 《清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