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行 题陈素素像》

时间: 2025-01-01 15:41:28

轻盈燕子掌中身。

对景舞还停。

见君佳句更相亲。

笔底动人情。

三春杨柳腰间细,二分明月鬓边横。

芙蓉初放碧池新。

知是画图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轻盈燕子掌中身。
对景舞还停。
见君佳句更相亲。
笔底动人情。
三春杨柳腰间细,
二分明月鬓边横。
芙蓉初放碧池新。
知是画图人。

白话文翻译:

燕子轻盈地在掌中飞舞,
面对美景时它停下了舞姿。
见到你那优美的句子,愈加亲近。
在笔端流淌出动人的情感。
春天里杨柳的细腰,
明月在鬓边分外柔和。
芙蓉花初放,碧池显得新鲜。
这一定是画中的人。

注释:

  • 轻盈:形容燕子身姿轻巧。
  • 佳句:指优美的诗句。
  • 动人情:指通过文字传达出的感人情感。
  • 三春:指春天,杨柳是春天特有的景象。
  • 二分:形容月亮的明亮照耀,通常指月亮的形态。
  • 芙蓉:指荷花,象征纯洁。
  • 碧池:清澈的池水。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涉及的意象(如燕子、杨柳、明月、芙蓉)均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常用于形容春天的美丽与生机,代表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对自然的描绘与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商景徽,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细腻的情感,作品多以清新、优雅著称。其作品常常结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月中行 题陈素素像》写于清代,可能是在某个春日里,诗人受到自然美景与朋友的启发,借此表达对友人的赞美及情感的共鸣。

诗歌鉴赏:

本诗以轻盈的燕子开篇,勾勒出一种灵动的美感,既表现了自然的巧妙与生机,又引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诗中通过对燕子和佳句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美的领悟与对朋友的深情。尤其是“见君佳句更相亲”一句,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佳句不仅能引发共鸣,更是情感的纽带。

接着,诗人用杨柳和明月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柔美与宁静,给人以无限遐想。最后,芙蓉花的初放则象征着新生和希望,诗人用“知是画图人”总结全篇,暗示诗人对画家以及其作品的欣赏,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赞美。整首诗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艺术的和谐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轻盈燕子掌中身:描绘燕子轻巧的身姿,表现生动的春天景象。
  2. 对景舞还停:燕子在美景中舞动,表现出自然的灵动。
  3. 见君佳句更相亲:佳句令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加亲近。
  4. 笔底动人情:笔尖传达出的情感,表现出诗人的细腻情感。
  5. 三春杨柳腰间细:描绘春天的杨柳,柔美而细腻。
  6. 二分明月鬓边横:明月横于鬓边,呈现出一种清新的美感。
  7. 芙蓉初放碧池新:初放的芙蓉花与清澈的池水,展现出春天的生气勃勃。
  8. 知是画图人:最后总结,赞美画家及作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燕子比作轻盈的舞者,生动形象。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
  • 对仗:词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美景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生机与活力。
  • 杨柳:代表柔美与春的气息。
  • 明月:象征宁静与美好,常用于表达情思。
  • 芙蓉:象征纯洁与美丽,常见于古典诗词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商景徽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春天的象征物有哪些?
    a) 燕子和杨柳
    b) 竹子和松树
    c) 树叶和雪花

  3. “见君佳句更相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友情
    b) 爱情
    c) 亲情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丽,强调自然与生命的联系。
  • 《静夜思》:更多表现孤独与思乡情,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商景徽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