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清 春夜有怀碧岑江姐》
时间: 2025-01-17 09:26: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华清 春夜有怀碧岑江姐
作者: 沈纕 〔清代〕
暖翠帘栊,烛光摇曳,百五韶光佳丽。
归燕依人,飞破炉烟香气。
过残寒垂柳阴中,更绿到阑干第几。
闲倚。看多情暮景,怀人触绪。
向感瑶章枉寄。怅咫尺非遥,云天迢递。
闺阁无双,笑掩女郎哪比。
漫回首天际妆楼,想人在银屏近底。
帘外。疏棂正淡月,夜凉如此。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一幅春夜的美丽景象:温暖的绿色帘子摇曳着烛光,时光如流水般美好。归来的燕子依偎在身边,飞舞破开炉火的烟雾,香气四溢。经过残寒的柳树阴影,嫩绿的枝条已经爬到了阑干上。闲倚在窗前,欣赏着满目柔情的黄昏景色,心中思念着远方的人,情绪随之涌动。即使隔得不远,却觉得天各一方,心中感叹。闺中无人与我相配,笑声掩盖了女郎的身影。无奈地回首,远望天际的妆楼,心中惦记的人就在银屏的近处。窗外,稀疏的窗棂映出淡淡的月光,夜晚如此清凉。
注释:
- 暖翠帘栊:暖色的绿色帘子,栊指窗户或帘子。
- 百五韶光:指的是农历的五月初五,象征美好的时光。
- 归燕依人:归来的燕子依偎在人的身边。
- 飞破炉烟香气:燕子飞翔,破开炉火的烟雾,散发出香气。
- 阑干第几:指的是阳台或窗边的栏杆,问它已经长到什么高度。
- 瑶章:指的是美好的诗文。
- 咫尺非遥:咫尺,指短距离;非遥,指并不遥远。
- 云天迢递:云与天之间的遥远距离。
- 疏棂正淡月:稀疏的窗棂映出淡淡的月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纕,清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具有浓郁的抒情风格。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春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们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温暖而宁静的春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夜的美丽与情感的复杂。开篇便以“暖翠帘栊,烛光摇曳”引入,给人以温柔而舒适的感觉。接着,归燕的出现不仅增添了春天的生机,也象征着对恋人或朋友的期待与思念。
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情感逐渐渗透,表现出对远方人的深切怀念。尤其是在“怅咫尺非遥,云天迢递”中,虽说身处近旁,却感到距离的遥远,表达了心理与现实的反差。此时,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如“飞破炉烟香气”和“疏棂正淡月”,将春夜的宁静与思念的哀伤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画面。结尾处的“夜凉如此”不仅传递了春夜的清幽,也让人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孤独与惆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描绘温暖的春夜,氛围轻松愉悦。
- 归燕的描写引入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 柳阴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同时暗示着思念的情感。
- 诗人通过“闲倚”展示了内心的沉静与思考。
- 对于瑶章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 尾句则用淡月和夜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令人沉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燕子依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意象更加生动。
- 对仗:如“咫尺非遥,云天迢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全诗围绕思念与自然之美展开,深刻表达了人们在美好时光中的孤独感与对友人的怀念。
意象分析:
- 暖翠帘栊:象征温暖与宁静,传递出春天的气息。
- 归燕:象征生机与希望,也代表对朋友的思念。
- 阑干:代表着一种隔阂,暗示思念的无奈。
- 淡月:象征清幽与孤独,暗示夜晚的静谧与思念的深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归燕”象征什么? A. 生机与希望
B. 伤感与离别
C. 冬天的寒冷 -
“怅咫尺非遥,云天迢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与幸福
B. 思念与孤独
C. 安宁与宁静 -
诗中“疏棂正淡月”描绘了什么场景? A. 明亮的白天
B. 宁静的夜晚
C. 暴风雨的夜晚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夜泊牛津》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比较沈纕的《月华清》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思念,但李白的作品更强调孤独的情感,而沈纕则更注重春天的美好与细腻的情感描写。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古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