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清 「自锄明月种梅花」图,为韵农题。》
时间: 2025-01-17 10:28: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华清
借露依篁,拨烟傍石,大浮分到春影。
起斫鸦锄,不倩小鬟管领。
待蛟舞,白地春寒,却鹤唳碧空云净。
清兴。认冰壶一角,暗香微凝。
知否阿侬孤瘦,等画里逃禅,诗边和靖。
梦落茆檐,飞雪海天无尽。
问那似春夜栏杆,有娇小婵娟窥镜。
寒警。忽飞来翠羽,玉梢栖并。
白话文翻译
借着露珠依偎在竹林旁,拨开轻烟靠近石头,春天的影子悄然浮现。
开始用锄头耕作,不再依赖小女仆来打理。
等待蛟龙舞动,白色的土地在春寒中沉静,而白鹤在碧空中鸣叫,云朵清晰洁净。
这种清雅的兴致,认得冰壶的一角,淡淡的香气微微凝聚。
你可知道我的孤单与瘦弱,正如画中逃避禅意,诗边的和靖(王安石)。
梦境在茅檐下飘落,飞雪在海天之间无尽无休。
问那像春夜栏杆一样的景致,有娇小的婵娟(嫦娥)在窥视镜子。
寒意警觉,突然飞来一只翠色的鸟儿,停在玉树的梢头。
注释
- 借露依篁:意为借助露水依偎在竹林旁。篁:竹子。
- 拨烟傍石:拨开烟雾靠近石头。
- 蛟舞:蛟龙在舞动,象征春天的生机。
- 白地春寒:白色的土地因春寒而显得冷清。
- 清兴:清雅的兴致。
- 冰壶:指一种器皿,象征清冷与高雅。
- 阿侬:亲爱的你,这里指代情人。
- 画里逃禅:意指在画中寻找禅意的逃避。
- 寒警:寒意警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清代诗人,字子华,号兰亭,江苏人。以诗歌见长,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月华清》创作于清代,时值社会动荡与变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孤寂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月华清》是一首充满清新意象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摹。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情境的追求。
开篇即以“借露依篁,拨烟傍石”引入,营造出静谧的自然环境,露水与竹子、烟雾与石头的结合,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接着,诗人提到“起斫鸦锄”,显示出对自然的亲近与对耕作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在诗的中段,诗人对蛟龙与白鹤的描写,暗示了对春天生机的期待,同时也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知否阿侬孤瘦”,抒发了对爱人深切的思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
结尾部分“寒警。忽飞来翠羽”,不仅点明了季节的变化,也象征着希望与生机的到来,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以清丽的意象、细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借露依篁:借助晨露的清新,依附在竹子旁,展现出一种自然的亲密。
- 拨烟傍石:轻轻拨开烟雾,靠近岩石,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起斫鸦锄:开始用锄头耕作,展现了诗人的劳动与生活情趣。
- 待蛟舞:期待蛟龙的舞动,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白地春寒:描绘春寒中白色土地的景象,令人感到清冷的气息。
- 却鹤唳碧空云净:白鹤在碧空中鸣叫,云朵清晰,表现出一种高远的境界。
- 认冰壶一角,暗香微凝:识别冰壶的角落,隐约感受到香气的凝聚,寓意内心的清雅与宁静。
- 知否阿侬孤瘦:向情人诉说自己的孤独与瘦弱,表达情感的深切。
- 等画里逃禅,诗边和靖:像画中寻求禅意,诗中追忆王安石的情怀。
- 梦落茆檐,飞雪海天无尽:梦境在茅檐下飘落,飞雪无尽,展现出一种无尽的思绪。
- 问那似春夜栏杆:询问像春夜栏杆的景象,暗指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寒警。忽飞来翠羽:寒意警觉,突然飞来一只翠鸟,象征着新的希望与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把自然景色与人情感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拟人:通过“蛟舞”“鹤唳”等描绘自然的生动形象。
- 对仗:在句式上讲究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孤独情感的深切思考。诗人在自然中找寻自我,在静谧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展现出一种清雅而又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华:象征着宁静与清幽,代表诗人内心的清净。
- 竹林: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 蛟龙: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白鹤:象征着高远与自由。
- 冰壶:象征着清冷与雅致。
- 翠羽:象征着新生与希望,展现出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借露依篁”的“露”指的是什么?
- A. 露水
- B. 雨水
- C. 雪水
-
诗中提到的“阿侬”指的是谁?
- A. 朋友
- B. 情人
- C. 家人
-
“寒警。忽飞来翠羽”中的“翠羽”象征什么?
- A. 孤独
- B. 希望与生机
- C. 悲伤
答案
- A. 露水
- B. 情人
- B. 希望与生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与《月华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春晓》更侧重于春天的觉醒与生机,而《月华清》则更注重内心情感与自然的交融。两者在意象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