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重游南岳
原文展示:
滞云笼古寺,宿雨涨山泉。
策杖探经藏,怀诗酬隐贤。
炎威禅榻外,游兴碧峰巅。
细认岩前路,重来又一年。
白话文翻译:
云雾缭绕在古老的寺庙上,昨夜的雨水使山泉水涨满了。
我拄着手杖探寻经文的藏处,心中怀着诗句来回报隐居的贤者。
在炎热的阳光下,禅榻之外,我的游兴在碧绿的山峰之巅。
仔细辨认岩石前的小路,重游此地又过了一年。
注释:
- 滞:停留。
- 云笼:指云雾笼罩。
- 古寺:古老的寺庙。
- 宿雨:昨夜的雨。
- 涨:水位上升。
- 策杖:拄着手杖。
- 经藏:佛教经典的藏书。
- 隐贤:隐居的贤者。
- 炎威:炎热的阳光。
- 禅榻:禅修的座位。
- 游兴:游玩的兴致。
- 碧峰巅:绿色的山峰之巅。
- 细认:仔细辨认。
- 岩前路:岩石前的小路。
典故解析:
“隐贤”指的是隐居的智者,可能暗指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如陶渊明等。诗中提到的“重来又一年”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和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巨赞(清代),字明时,号谷雨,生于清代,擅长诗歌创作。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重游南岳》写于巨赞重游南岳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南岳风光和隐士生活的深情回忆,同时也反映出他对自然和佛教文化的热爱。
诗歌鉴赏:
《重游南岳》以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深邃的哲理意蕴构建了一个静谧而深邃的世界。开篇的“滞云笼古寺”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云雾缭绕的古寺中,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这种氛围不仅真实地描绘了南岳的自然风光,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接着,诗人通过“宿雨涨山泉”的描写,展现出自然变化的生机与活力,使人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气息。
“策杖探经藏,怀诗酬隐贤”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更为深刻的哲理思考。手杖的象征意义在于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探索,而“怀诗酬隐贤”则体现了他对那些追求真理与智慧的隐士的尊崇与敬仰。此句中,诗人与隐士之间的情感共鸣,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炎热的阳光下,禅榻外的游兴,表现出他在极致自然中得到的心灵的宁静与满足。“细认岩前路,重来又一年”则在时光的流逝中,诗人依然保持对自然与哲理的探索与追求。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又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滞云笼古寺:云雾缭绕,古寺静谧,设置了诗歌的背景。
- 宿雨涨山泉:雨后的山泉充盈,展现生机。
- 策杖探经藏:拄杖探访经典,象征寻找智慧。
- 怀诗酬隐贤:倾诉对隐士的敬仰与思考。
- 炎威禅榻外:炎热的环境中,禅意悠然。
- 游兴碧峰巅:在高处,游兴盎然,表现对自然的热爱。
- 细认岩前路:探索小路,体现探索精神。
- 重来又一年:时间流逝,表达对自然的持续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心情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 对仗:如“策杖”与“怀诗”、“炎威”与“游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以“云”、“雨”、“泉”、“岩”等自然景象,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南岳自然的热爱、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与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象征着柔和与变化,构成诗的背景。
- 雨:代表生机与洗净,寓意新生。
- 山泉:象征清澈与智慧,表现自然的美好。
- 岩:象征坚韧与探索,体现追求的道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滞云”指什么?
- A. 停留的云彩
- B. 云的颜色
- C. 云的形状
-
诗中提到的“隐贤”指的是?
- A. 一位隐士
- B. 一位诗人
- C. 一位皇帝
-
“重来又一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时间的流逝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重游南岳》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但巨赞的作品更强调哲思与内心的探索,而王维则着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巨赞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分析和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重游南岳》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