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地绝天门耸,山盘涧户开。
石衔残月落,树拥晓云回。
振策穿飞瀑,看碑拭古苔。
崔嵬伤陟彼,谁与酌金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色:山峰直插云天,山间的溪流如门户般敞开。石头上斜挂着残月,树木环绕着清晨的云彩。骑马穿行在飞流直下的瀑布之中,观赏古碑,轻轻拭去上面的青苔。高耸的山峦让人感到伤感,谁能与我共同举杯畅饮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地绝:指地势极高,难以再往上。
- 天门:指天门山的山名。
- 耸:高耸,直立。
- 衔:含着,承载。
- 残月:指清晨时分尚未落下的月亮。
- 拥:包围,环绕。
- 振策:挥动马鞭,意指骑马行走。
- 飞瀑:形容瀑布如飞般洒落。
- 拭:擦拭。
- 崔嵬:形容山势高峻。
- 酌:饮酒。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天门山”是中国著名的山岳,代表着壮丽与高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和友谊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士俊,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他的诗风多受自然影响,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中国文学的繁荣时期。诗人游历天门山,受到其壮美景色的启发,写下这首诗以抒发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天门山为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开篇“地绝天门耸”一语,便将读者的视线带入了高耸入云的山岳之中,彰显出天门山的雄伟。而“山盘涧户开”则巧妙地描绘了山水相依的画面,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在描写过程中,诗人运用了“石衔残月落,树拥晓云回”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和谐。残月与清晨的云彩交相辉映,构造出了一幅美丽的晨景图。
接下来的“振策穿飞瀑,看碑拭古苔”则将人带入了诗人骑马游览的场景中,丰富了诗的层次感。这里不仅有对自然的描绘,还有对历史的追溯。碑上的青苔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令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
最后一句“崔嵬伤陟彼,谁与酌金罍”则引入了对友人的思念,让整首诗充满了感伤的情绪。诗人在壮丽的自然中感受到孤独,期待能够与友人一起分享这一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地绝天门耸:强调天门山的高耸,地势极高。
- 山盘涧户开:描绘山水的交融,山势与溪水相映成趣。
- 石衔残月落:写出自然景色的细腻,月亮与石头的关系。
- 树拥晓云回:树木环绕着清晨的云彩,增添了生动感。
- 振策穿飞瀑:骑马穿行在飞流的瀑布中,展示了动感。
- 看碑拭古苔:观察古碑,轻拭青苔,感叹历史的悠久。
- 崔嵬伤陟彼:高峻的山峦令人感到伤感,表达了孤独感。
- 谁与酌金罍:期待有友人共饮,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地绝天门耸,山盘涧户开”,构成了对称的美感。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相结合,形成了生动的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现了诗人对壮丽景观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孤独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门:象征高远与追求。
- 残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瞬间。
- 飞瀑:象征力量与动感。
- 古苔:象征历史的积淀与古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天门”指的是哪座山? A. 衡山
B. 泰山
C. 天门山
D. 黄山 -
诗中的“残月”在何时出现?
A. 黄昏
B. 清晨
C. 正午
D. 夜晚 -
诗人期待与谁共饮?
A. 自己
B. 友人
C. 家人
D. 陌生人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壮丽的山河景色。
- 李白的《庐山谣》,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曹士俊的《晓行天门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但王维更注重内心的宁静,而曹士俊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友谊的渴望与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山水诗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