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成之》

时间: 2025-01-07 23:29:56

绿发溪山笑语中,岂知翻手两成翁。

辛夷屋角抟香雪,踯躅冈头挽醉红。

想见旧山茅径在,追随今日板舆空。

渭阳车马嗟何及,荣禄方当与子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吴成之
作者:王安石 〔宋代〕

绿发溪山笑语中,
岂知翻手两成翁。
辛夷屋角抟香雪,
踯躅冈头挽醉红。
想见旧山茅径在,
追随今日板舆空。
渭阳车马嗟何及,
荣禄方当与子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青山绿水间欢声笑语的场景,诗人感慨时光流逝,老去的自己已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在辛夷花开的屋角,香气四溢,醉人心扉;而在踯躅花盛开的山冈上,诗人怀着醉意,追忆往昔。回想起往日的山间小路依然存在,今天的游览却只有空荡荡的板舆(简易的车子)。渭阳的车马喧嚷又有什么意义呢?荣华富贵本应与朋友共享。


注释

字词注释

  • 绿发:指青翠的山水景色。
  • 翻手两成翁:比喻年老,岁月的变迁。
  • 辛夷:一种花,象征美好和芬芳。
  • 踯躅:一种花,通常指杜鹃花,象征爱情和思念。
  • 茅径:山间小路,象征田园生活和宁静。
  • 板舆:古代一种简单的车,象征出行。

典故解析

  • 渭阳:指渭河流域,古代是一个繁华的商贸中心,寓意繁华与喧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主张变法,提倡改革。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而著称。

创作背景 《寄吴成之》写于王安石与友人交往的时期,体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折射出他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


诗歌鉴赏

《寄吴成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王安石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老年的感慨,表达了对友谊和时光流逝的深切思考。开篇的“绿发溪山笑语中”,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充满生机和活力。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渐渐意识到自己已不再年轻,面临着老去的现实。这种对比使得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辛夷花的香气与踯躅花的红色,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通过对旧山茅径的回忆,诗人仿佛在追寻过去的美好时光,然而现实却是孤独的板舆带来的空虚感。最后,诗人以渭阳的车马喧嚣来反衬自己的孤独,强调了人们在追求荣华富贵时,往往忽视了与朋友分享的珍贵情感。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之美的同时,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王安石的深邃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绿发溪山笑语中:描绘出青山绿水间的欢声笑语,象征着生机与美好。
  2. 岂知翻手两成翁:感叹时间流逝,自己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人,显示出对老去的无奈。
  3. 辛夷屋角抟香雪:描绘出辛夷花的美丽与芳香,象征着生命中的美好事物。
  4. 踯躅冈头挽醉红:提到踯躅花的红色,暗示着对青春和美好的怀念。
  5. 想见旧山茅径在:回忆起昔日的宁静山径,表明对过去的留恋。
  6. 追随今日板舆空:反映出现实的空虚感,今天的出行却只能感受到孤单。
  7. 渭阳车马嗟何及:渭阳的繁华与喧嚣,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8. 荣禄方当与子同:最终感慨荣华富贵应与朋友分享,强调友情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老去与自然景物的变化相对比,增强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让自然景物如花草等具有生命,传达作者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王安石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发溪山:象征着青春与生机。
  • 辛夷花:代表美好与芬芳。
  • 踯躅花:象征爱情与怀念。
  • 茅径:象征宁静的田园生活。
  • 板舆:代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辛夷”花象征什么?

    • A. 美好与芬芳
    • B. 忧伤与孤独
    • C. 追忆与怀念
  2. “翻手两成翁”这句中,诗人感叹什么?

    • A. 友谊的长久
    • B. 时光的流逝
    • C. 自然的美丽
  3. 最后一句中提到的“荣禄”指的是什么?

    • A. 财富与名声
    • B. 友情与亲情
    • C. 自然与风景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寄吴成之》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体现了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追忆,但李白的诗更多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洒脱,而王安石则在孤独中更加强调了对友情的渴望与珍视。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