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三咏其二——觉海方丈》

时间: 2025-01-17 09:38:57

往来城府住山林,诸法翛然但一音。

不与物违真道广,每随缘起自禅深。

舌根已净谁能坏,足迹如空我得寻。

岁晚北窗聊寄傲,蒲萄零落半床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山三咏其二——觉海方丈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往来城府住山林,
诸法翛然但一音。
不与物违真道广,
每随缘起自禅深。
舌根已净谁能坏,
足迹如空我得寻。
岁晚北窗聊寄傲,
蒲萄零落半床阴。

白话文翻译:

在城府之间往来,或在山林中居住,
所有的法则都无拘无束,只有一个声音。
不与世俗相违,真实的道理是广阔的,
随缘起身,内心的禅意愈发深厚。
舌根已经净化,谁又能够破坏它呢?
足迹如同空无,我能在其中寻找到。
岁末的北窗前,闲聊中寄托我的傲气,
葡萄早已凋零,阴影半床铺满。

注释:

  • 往来:指来往于城府之间。
  • 城府:指官府、城市。
  • 诸法:指一切法则。
  • 翛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
  • 真道广:真实的道理是非常广阔的。
  • 舌根已净:指言语已无杂念。
  • 足迹如空:行走的痕迹如同虚无。
  • 岁晚:年末时节。
  • 蒲萄:即葡萄。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舌根已净”可以理解为佛教中对言语修行的要求,强调内心的净化与真道的体会。此外,诗中“足迹如空”的意象,表达了对世俗假象的超脱与无执,是一种禅宗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推行新法,倡导变革。他的诗歌以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安石隐居于北山时期,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感悟和对禅宗思想的追求。诗中所表现的宁静、超脱的境界,是他在政治风波后对人生的重新思考。

诗歌鉴赏:

《北山三咏其二——觉海方丈》通过描绘作者的隐逸生活,展现了深厚的禅宗思想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诗的开头“往来城府住山林”,显示了作者的身份转换与生活选择,既有官场的往来也有山林的静谧,表面上看似矛盾,实则体现了对内心世界的追求。

“诸法翛然但一音”,表明了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追求一种内心的和谐与宁静。通过“不与物违真道广”,王安石进一步强调了真实的道理与世俗的对立,反映了他对佛教智慧的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舌根已净谁能坏,足迹如空我得寻”,表达了他对言语和行为的自我反思,舌根的净化意味着内心的明澈,而足迹如空则象征着超脱的境界,显示出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体悟。

最后两句“岁晚北窗聊寄傲,蒲萄零落半床阴”,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葡萄的凋零象征着人生的无常,而“半床阴”则暗示了安静与思考的空间,体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淡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往来城府住山林:描述作者的生活状态,既在于官场的往来,又享受山林的宁静。
  2. 诸法翛然但一音:表达与世俗纷扰的超脱,内心唯一的声音即是道理。
  3. 不与物违真道广:强调真实的道理与世俗的矛盾。
  4. 每随缘起自禅深:随缘而生,内心深处的禅意愈加浓厚。
  5. 舌根已净谁能坏:内心的净化让言语不再受到外界的影响。
  6. 足迹如空我得寻:行走的痕迹是虚无的,反映了心灵的追寻。
  7. 岁晚北窗聊寄傲:岁末时分,北窗前的闲聊寄托了内心的傲气。
  8. 蒲萄零落半床阴:葡萄凋零,营造出一种宁静、安逸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城府”和“山林”形成鲜明对比,展现生活的多样性。
  • 比喻:将“足迹如空”比作虚无,强调超脱感。
  • 意象:使用“蒲萄零落”传达时光流逝与生命无常的主题。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出对世俗的超脱与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城府:象征权力与世俗的纷扰。
  • 山林:象征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 舌根:象征言语的纯洁与内心的修持。
  • 蒲萄: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的隐居生活主要是在什么地方?

    • A) 城府
    • B) 山林
    • C) 海边
  2. 诗中“舌根已净谁能坏”强调了什么?

    • A) 言语的清净
    • B) 行为的自由
    • C) 思想的复杂
  3. “蒲萄零落半床阴”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 A) 春天的到来
    • B) 时光的流逝
    • C) 繁华的生活

答案

  1. B) 山林
  2. A) 言语的清净
  3. B) 时光的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王安石的《觉海方丈》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王安石则更强调内心的修行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