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宣义之官越幕二首》

时间: 2025-01-06 10:34:33

谁谓贵公子,乃如寒士家。

真宜举敦朴,已自胜浮华。

洲荻藏迷子,溪篁拥若耶。

相望只在眼,音问莫言赊。

意思解释

送张宣义之官越幕二首

原文展示

谁谓贵公子,乃如寒士家。
真宜举敦朴,已自胜浮华。
洲荻藏迷子,溪篁拥若耶。
相望只在眼,音问莫言赊。

白话文翻译

谁说富贵公子就一定是奢华的生活,实际上也像贫寒的士人一样。
真应该抬头看那些淳朴的人,朴实无华的品德已经胜过了浮华的外表。
洲上的芦苇藏着迷人的孩子,溪边的竹子环绕着你如同若耶溪。
远远相望只在眼前,但音信的往来却不知何时才能到来。

注释

  • 贵公子:指的是富贵家庭出身的人。
  • 寒士家:寒士,指的是贫困的士人。
  • 敦朴:指淳厚朴实的品德。
  • 洲荻:洲是水中的沙洲,荻是一种水生植物。
  • 迷子:迷人的孩子,形容美丽的年轻人。
  • 溪篁:溪水旁的竹子。
  • 若耶:指若耶溪,古代著名的风景区,常用作寄情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倡导新法,提倡社会改革,作品涵盖诗、文、词,且风格多样,深具影响力。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安石送别友人张宣义赴官越的情景。张宣义为王安石的好友,王安石对他的前途寄予厚望,同时表达了对政治仕途的思考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送张宣义之官越幕》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对“贵公子”和“寒士家”的对比,揭示出一种深刻的社会观察与反思。王安石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品德的重视,认为真正的贵族气质在于内心的淳厚与真实,而非外表的奢华。接下来的意象描绘,如“洲荻藏迷子”与“溪篁拥若耶”,则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交融,使整首诗在描绘送别情景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希望。最后一句“音问莫言赊”更是道出了一种无奈与期盼,尽管身处异地,但心灵的牵挂依然紧密相连。这种情感的深度以及自然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富有层次感,读来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谓贵公子,乃如寒士家:质疑那些认为富贵公子就注定要过奢华生活的说法,实际上,他们也可能和贫穷士人一样,生活简单。
  2. 真宜举敦朴,已自胜浮华:强调应该赞美那些淳厚朴实的人,因其内在的品德远胜于外表的浮华。
  3. 洲荻藏迷子,溪篁拥若耶:用自然景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4. 相望只在眼,音问莫言赊:尽管彼此相望,但音信的交流却显得遥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

修辞手法

  • 对比:贵公子与寒士的对比,突显出内外的差异。
  • 意象: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洲荻”和“溪篁”,增添了诗的美感与情感。
  • 隐喻:通过自然景观寄托情感,表现对友人的思念。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真挚友谊的珍惜,以及对人性中内在品德的推崇,强调了内在美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洲荻:象征着自然的淳朴与宁静,与诗中提到的淳厚品德相呼应。
  • 迷子:用以比喻青春与美好,寄托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望。
  • 溪篁:象征着友谊的包容与环绕,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贵公子”主要指什么样的人? a) 贫士
    b) 富贵家庭出身的人
    c) 普通百姓
    答案: b) 富贵家庭出身的人

  2. 诗中提到的“洲荻藏迷子”意在表达什么?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b) 对友人的思念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奢华与贫穷的对比
    b) 友谊与品德的珍贵
    c) 自然与人文的关系
    答案: b) 友谊与品德的珍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送张宣义之官越幕》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者都是送别诗,但王安石更注重内在品德的表现,而王勃则更强调壮志未酬的豪情与对友人的祝福。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选》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