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烛下梅花二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窗外雪犹冻,瓶中梅不开。
烛花将暖气,催得早春回。
白话文翻译
窗外的雪还在冰冻着,瓶中的梅花也未开放。
烛光带来了温暖的气息,促使早春悄然回归。
注释
字词注释:
- 窗外:指窗外的环境。
- 雪犹冻:雪仍然是冰冷的状态。
- 瓶中梅:指插在瓶子里的梅花。
- 烛花:烛光,指烛火发出的光。
- 暖气:温暖的气息。
- 催:催促、促使。
- 早春:初春的时节,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典故解析: 梅花在中国文学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志趣和情操。这里的梅花与寒冬的雪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春天的来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江西人,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著称,常表现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梅花与春天的关系,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诗中烛光的温暖象征着即将到来的春天,反映出诗人乐观的人生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单的语言描绘了窗外冰冷的雪与瓶中未开的梅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冬天的寒冷与生命的期待。诗人通过“烛花”的温暖,仿佛在告诉读者春天不再遥远,生命的复苏即将到来。这种强烈的对比和细腻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在形式上,诗的对仗工整,音韵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中的“烛花”与“梅花”不仅是物象的描绘,更是情感的寄托,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知与深刻思考。梅花在严寒中绽放的坚韧不拔,是对生活态度的隐喻,表达了即使在逆境中也要坚守信念的决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窗外雪犹冻:描绘了寒冬的严酷天气,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氛围。
- 瓶中梅不开:梅花尚未开放,暗示着生命的沉寂与等待。
- 烛花将暖气:烛光发出的温暖象征着希望的到来,预示着春天的回归。
- 催得早春回:烛光的温暖促使春天的到来,表现出对新生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烛光比作温暖,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对仗:上下句的“窗外雪犹冻”和“瓶中梅不开”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烛花拟人化,赋予其催促春天的能力,使得诗意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天的寒冷与烛光的温暖,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以梅花为象征,传达了在逆境中坚守信念、迎接新生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着寒冷与沉寂,代表冬季的压抑。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代表着生机与希望。
- 烛光:象征着温暖与光明,寓意着希望与复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窗外的天气是怎样的? a) 温暖
b) 寒冷
c) 多云 -
诗人通过什么来象征春天的回归? a) 梅花
b) 烛光
c) 雪 -
诗中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a) 冬天
b) 高洁与坚韧
c) 悲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中同样描绘了梅花的坚韧与美丽,但更多的是对梅花的赞美与情感的抒发,与杨万里的侧重于季节变迁的视角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