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摊破浣溪沙
作者: 汪东 〔清代〕
桥下晴波涨浅蓝。
沿堤杨柳绿毵毵。
春意又随蜂蝶侣,
到江南。
绣线工夫长日静,
画屏风物旧来谙。
只恨玉关音讯杳,
遣谁探。
白话文翻译:
桥下的清波荡漾,泛起浅蓝色的涟漪。
沿着堤岸的杨柳,绿意盎然,像毯子一样铺展。
春天的气息伴随着蜜蜂和蝴蝶的舞动,
来到了江南。
绣花的工艺在长日里显得格外宁静,
画屏上的景物我早已熟悉。
只恨那从玉关传来的音讯杳无音信,
谁能去探寻呢?
注释:
- 晴波:晴天的水波,指清澈的湖水。
- 毵毵:形容柳树的枝叶柔软、繁茂。
- 春意:春天的气息和情景。
- 绣线:指绣花用的线,象征着手工艺。
- 玉关:指长安的关口,常用来指代西部边疆,隐喻远方的思念。
典故解析:
“玉关”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远方和离别。在这里,诗人通过玉关来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既有地理上的距离,也有情感上的疏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生活在清代,是一位颇具才华的诗人。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大多描绘江南的美景和生活。
创作背景:
“摊破浣溪沙”是汪东在一个春日的江南所作,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远方人的思念。江南的春天景色如画,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摊破浣溪沙》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色,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篇的“桥下晴波涨浅蓝”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春日午后,水波荡漾,阳光洒落,令人心旷神怡。接着,通过“沿堤杨柳绿毵毵”描绘出沿河的柳树,生机勃勃,仿佛在回应春天的召唤。
随着“春意又随蜂蝶侣,到江南”的句子,春天的气息被浓缩为蜜蜂与蝴蝶的舞动,象征着生命的回归与繁盛。然而,诗人在描写美好景色的同时,也深藏着对远方人的思念,尤其是“只恨玉关音讯杳”的表达,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深情的内心独白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突显了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失去联系的人的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桥下晴波涨浅蓝:描写水面在阳光照耀下泛起蓝色光泽,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沿堤杨柳绿毵毵: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杨柳,增强了春天的气息。
- 春意又随蜂蝶侣,到江南:通过蜂蝶的活动表现春天的来临,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绣线工夫长日静:表达了对绣花静谧生活的向往。
- 画屏风物旧来谙: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暗含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 只恨玉关音讯杳,遣谁探: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与无奈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意”与“蜂蝶”相结合,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气息。
- 对仗:如“绣线工夫”和“画屏风物”,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远方知己的思念,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美景中所产生的感慨与情感的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桥:象征着沟通与联系,也暗示着离别。
- 杨柳: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命与活力。
- 蜂蝶: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爱情的甜美。
- 绣线:代表着细腻的工艺,象征着生活的宁静。
- 玉关:遥远的地方,象征着思念与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晴波涨浅蓝”描写的是什么景象?
A. 烟雾弥漫
B. 水波荡漾
C. 风沙四起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杨柳绿毵毵”是用来描绘__的生机。
-
判断题:诗中“只恨玉关音讯杳”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对/错)
答案:
- B
- 春天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对比汪东的《摊破浣溪沙》和杜甫的《春望》,虽然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汪东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在描绘自然的同时,融入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展现了更为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清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