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岁同寻甫里祠。霜髯飘拂与秋宜。
遇合缘深千载下,抚残碑。
居处本依临顿宅,呻吟不薄晚唐诗。
借问九原如可作,我谁归。
白话文翻译:
去年我和朋友一起去寻访甫里的祠堂。白霜在胡须上飘拂,正与秋天的景色相得益彰。
我们在这里的相遇,缘分深厚,千年后仍然感慨万千,抚摸着残破的碑刻。
我居住的地方本来是临顿的宅邸,吟咏的诗句不比晚唐的诗歌差。
我想问问九原(即古代的墓地)应该如何修建,我又该何去何从?
注释:
- 甫里祠:指的是甫里地区的祠堂,常用于祭祀和纪念先贤。
- 霜髯:形容白色的胡须,象征岁月的流逝。
- 千载:指的是悠久的历史,形容时间的漫长。
- 临顿: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历史人物的宅邸。
- 九原:古代对墓地的称谓,这里引申为对逝去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东,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交融的时代,他的诗风兼具古典与现代的特色,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富有哲理和思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对过往回忆的情境中,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归属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摊破浣溪沙》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和对往昔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归属的思考。开篇便引入了与友人共同寻访甫里祠的场景,霜髯的描写不仅刻画了诗人年长的形象,也象征着他在岁月中积累的智慧和沉重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千载”更是强化了时间的厚重感,令人生出对历史的敬畏。
“抚残碑”一句,诗人通过对碑刻的抚摸,寄托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文化传承的关注。接下来,诗人回忆自己的居所,提到的“临顿宅”仿佛是他心灵的归宿,虽不及晚唐的诗歌辉煌,却也蕴含着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
最后“借问九原如可作,我谁归”一句,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对归属的渴望与无奈。在这个充满感伤的秋天,诗人似乎在问自己,生命的终点究竟在何方,归属又何以为家。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一种深沉而又哲理的境界,勾勒出了一幅深邃的历史与人生的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岁同寻甫里祠:去年我与友人一起去探寻甫里地区的祠堂,表明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
- 霜髯飘拂与秋宜:描绘诗人白霜般的胡须,与秋天的景色相映成趣,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感受。
- 遇合缘深千载下: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是有缘的,即使经历了千年仍然珍贵。
- 抚残碑:抚摸那些破损的碑刻,感怀历史的沧桑。
- 居处本依临顿宅:诗人将自己的栖息之所与历史联系,表达对文化的认同。
- 呻吟不薄晚唐诗:自己的诗作不逊色于晚唐的诗人,表达自信和对文学的追求。
- 借问九原如可作:向古代墓地发问,暗示对生命归宿的思考。
- 我谁归:最后自问归处,抒发对生死和归属的迷惘。
修辞手法:
- 比喻:霜髯比喻经历的沧桑。
- 对仗:如“去岁同寻”与“借问九原”,展现了诗歌的对称美。
- 拟人:将“碑”赋予情感,表现历史的沉重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对生命归属的追问,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永恒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髯:象征年龄与智慧。
- 秋:代表成熟与思考的季节,常常引发对生命的感悟。
- 残碑:历史的见证,反映出文化的传承与脆弱。
- 九原:象征归宿,暗含对逝去生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甫里祠”是用来做什么的?
A. 祭祀
B. 游览
C. 学习
D. 休息 -
“霜髯飘拂与秋宜”中“霜髯”指的是:
A. 诗人的年龄
B. 秋天的风
C. 一种植物
D. 一种情感 -
诗人在最后问“我谁归”的含义是:
A. 询问归家路径
B. 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水调歌头》——苏轼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高》: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
- 苏轼的《水调歌头》:探讨了人生的哲理与人际关系,风格上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古典诗词选读》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