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

时间: 2025-01-19 14:57:55

肠断东风万柳堤。

十分春过石桥西。

斜月冥濛天水白,梦凄迷。

归去也知琼宇近,起来还见玉绳低。

长向断无人处听,子规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肠断东风万柳堤。十分春过石桥西。斜月冥濛天水白,梦凄迷。归去也知琼宇近,起来还见玉绳低。长向断无人处听,子规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春日之际,站在柳堤旁,感受到东风的悲切,内心满是愁苦。春天已经过去,石桥西边的春色依旧令人怀念。夜晚的月光微弱而模糊,水面如同白色的梦境,令人感到凄迷。虽然知道归去时琼宇(天宫)已经很近,但起身时依然能看到低垂的玉绳(指月亮或星星)。在这无人的地方,唯有孤独的杜鹃鸟在啼叫,唤起对往昔的思念。

注释:

  • 肠断:形容心中悲痛、愁苦的状态。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春天的到来。
  • 万柳堤:指柳树成行的堤岸,充满春天的气息。
  • 斜月冥濛:斜挂的月亮,光线模糊。
  • 琼宇:指天宫或美好的地方,具有梦幻色彩。
  • 玉绳:指月亮的光辉,如同绳索般低垂。
  • 子规:杜鹃鸟,常被用来象征思乡或伤感。

典故解析:

  • 子规啼:古人常用杜鹃鸟的啼叫暗喻离别与思念,诗中提到的杜鹃鸟,正是作者悲伤情感的引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曾植(1842-1922),号澄庵,清代诗人、学者,擅长古典诗词及文言文,主张复古,注重情感的表达。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摊破浣溪沙》创作于清代,在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反映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摊破浣溪沙》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沈曾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无奈。开头“肠断东风万柳堤”,即以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春风带来的忧伤。接着描绘石桥西的春景,虽已逝去,但仍让人怀念,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中“斜月冥濛天水白”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夜晚的朦胧和梦幻,这种模糊感正与诗人内心的迷惘相呼应。最后两句“长向断无人处听,子规啼”,更是将孤独与思念推向高潮。杜鹃啼鸣的声音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诗人心底的回响,激发对往昔的无限感慨。整首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既有对春天的惋惜,也有对孤独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沈曾植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生命的敏感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肠断东风万柳堤:春风徐来,柳树摇曳,诗人因春天的离去而感到心痛。
  2. 十分春过石桥西:春天的景色已经过去,诗人站在石桥西,感慨时光流逝。
  3. 斜月冥濛天水白:夜晚斜月的光辉朦胧,水面泛白,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4. 梦凄迷:梦境中充满了凄迷的情感,表现出诗人的内心苦楚。
  5. 归去也知琼宇近:虽然知道归家的路近,但依旧感到无奈。
  6. 起来还见玉绳低:起身时,依然能看到低垂的月光,似乎在提醒着什么。
  7. 长向断无人处听:在这无人之地,诗人孤独地倾听着周围的声音。
  8. 子规啼:杜鹃鸟的啼叫,成为诗人思念的引子,象征着离别与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绳”比喻月光,形象生动地描绘夜晚的景象。
  • 拟人:杜鹃鸟的啼叫被赋予了情感,象征着思念与孤独。
  • 对仗:诗句之间有着较强的对仗关系,使得整首诗韵律和谐美妙。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离去时的无奈与凄凉,表现出对生命短暂与孤独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对往昔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迷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2. 万柳堤:柳树的意象充满生机,也带着悲伤。
  3. 斜月:夜晚的月光,代表着孤独与思绪。
  4. 子规:杜鹃鸟,象征思乡与伤感,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肠断东风万柳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开心
    • B. 悲伤
    • C. 愤怒
  2. “子规啼”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欢庆
    • B. 思念与伤感
    • C. 春天的到来
  3. 诗中提到的“玉绳”指的是什么?

    • A. 月亮的光辉
    • B. 星星
    • C. 河流

答案:

  1. B. 悲伤
  2. B. 思念与伤感
  3. A. 月亮的光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江南春》 -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现了春天的景象,但杜甫的诗作更多地反映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而沈曾植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江南春》: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其基调较为欢快,沈曾植的诗则带有更多的伤感与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沈曾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