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柔桑采尽绿阴稀,
芦箔蚕成密茧肥。
聊向村家问风俗,
如何勤苦尚凶饥?
白话文翻译:
在柔软的桑树下,采摘的已经告一段落,绿荫也变得稀疏;
芦苇编成的蚕箔,蚕茧变得肥厚而密集。
我随意向村民询问风俗,
他们的辛勤劳动为何依然面临饥荒?
注释:
- 柔桑:指柔软的桑树,主要用来养蚕。
- 绿阴稀:绿荫变得稀少,暗示夏季已过,桑树的叶子可能采摘殆尽。
- 芦箔:用芦苇编制的蚕箔。
- 密茧肥:蚕茧生长得肥厚,表示蚕的生长良好。
- 聊向:随便问询的意思。
- 风俗:村庄的习俗和生活方式。
- 勤苦尚凶饥:尽管勤劳却依然饥饿,表现出农民的艰辛。
典故解析:
在诗中,提到桑树和蚕的养殖,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尤其是与丝绸生产相关的文化背景。桑蚕业在古代社会中非常重要,象征着富裕与繁荣,而“勤苦尚凶饥”则揭示了农民的艰难生计,反映了社会的不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致力于政治改革,推行新法,倡导经济发展与社会改革。他的诗歌风格简洁明快,常蕴含深刻的社会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王安石推行变法之际,反映出他对社会底层生活的关注,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与关切。
诗歌鉴赏:
《郊行》以简洁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农村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观察和对他们艰苦生活的同情。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桑树的生长变化,既是对自然景象的写实,也是对农村经济状况的反映。随着夏季的结束,桑树的绿荫逐渐稀疏,暗示着农民的劳动与收获之间的矛盾。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了蚕茧的生长,暗示着蚕业的繁荣,但最后一句却将焦点转向村民的生活苦难,揭示出尽管农业生产看似丰收,农村依然面临着饥荒的困境。这种生动的对比不仅反映了农民的辛劳与无奈,也引发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柔桑采尽绿阴稀:描绘了桑树叶子被采摘后,绿荫渐渐减少的景象,传达出夏末的时令变化。
- 芦箔蚕成密茧肥:描绘了蚕茧丰厚的情景,暗示蚕业的丰收。
- 聊向村家问风俗:表现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好奇与关心。
- 如何勤苦尚凶饥:反映出尽管农民勤劳,但仍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矛盾。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丰收的蚕茧与农民的饥饿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冲击力。
- 象征:桑树象征了农业的基础,而蚕茧则代表了经济的希望与现实的失落。
主题思想:全诗反映了农民的辛勤与苦难,强调了社会的矛盾与不公,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关怀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树:象征农业的基础,代表着农民的劳动与希望。
- 蚕茧:象征经济的繁荣与富饶。
- 村庄:代表着乡村生活与民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柔桑”主要指什么?
- A. 柔软的金属
- B. 柔软的桑树
- C. 柔软的棉花
-
诗人对村民的生活态度是什么?
- A. 漠不关心
- B. 关心与同情
- C. 嘲讽
-
“如何勤苦尚凶饥”这一句反映了什么主题?
- A. 农民的富裕
- B. 农民的辛劳与困境
- C. 自然的美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杜甫
- 《归园田居》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秋夕》与《郊行》都描绘了农民的生活,但《秋夕》更多地体现了忧愁与孤独,而《郊行》则关注于农村的生计与风俗。两者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存在对比,进一步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农民的生存状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