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
时间: 2025-01-17 09:39:1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鼎
作者:王安石 〔宋代〕
禹行掘山走百谷,
蛟龙窜藏魑魅伏。
心志幽妖尚觊隙,
以金铸鼎空九牧。
冶云赤天涨为黑,
韛风馀吹山拔木。
鼎成聚观变怪索,
夜人行歌鬼昼哭。
功施元元后无极,
三姓卫守相传属。
弱周无人有宜出,
沈之九幽拆地轴。
始皇区区求不得,
坐令神奸窥邑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大禹开山辟谷的伟业,蛟龙和鬼魅在其中潜藏。人们的内心深处仍对妖邪有所觊觎,甚至用金子铸造空虚的九鼎。冶炼的烟雾让天空由红变黑,风吹动着山木。鼎成之后,众人聚集观看变幻的怪异,夜里有歌声,白天却有哭声。功业施行到如今,后世没有止境,三姓的卫国守护着传承。而周朝衰弱,没人适合出任,沉入九幽,拆卸地轴。始皇帝虽想方设法寻求却无所获,最后只能让奸臣窥视他的城池。
注释:
- 禹:指大禹,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 蛟龙:传说中的水怪,象征邪恶。
- 魑魅:指鬼怪,象征恐怖。
- 九牧:古代地方长官,象征权力。
- 冶:炼金之地,象征工艺。
- 鼎:古代器物,象征权力和富贵。
- 元元:指广大无边的意思。
- 三姓:指周朝的三个姓氏,象征传承。
典故解析:
- 大禹治水:大禹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治水英雄,他的事迹常被用来象征治理国家的智慧与努力。
- 九鼎:九鼎是古代中国代表国家权力的象征,传说铸造于夏朝,后来成为周朝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其诗文风格多变,兼具豪放与细腻之美。
创作背景:王安石在任宰相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诗中反映出他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传承与妖邪的警惕。
诗歌鉴赏:
《九鼎》以大禹治水的伟业为引子,映衬出社会的复杂与权力的无常。王安石通过对历史典故的运用,表明了对权力与妖邪的思考。在诗中,蛟龙和魑魅象征着社会中潜在的恶势力,而大禹的开山辟谷则代表着人类对自然与妖邪的对抗。诗中提到的“金铸鼎”暗示了权力的虚无,表明即使是权力的象征,也可能因个人的欲望而变得空洞。
此外,诗中对夜与昼的描绘,展现了光明与黑暗的交替,反映出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抉择。通过对周朝的描绘,王安石提醒后人,国家的衰弱与强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与每一个人的努力与选择息息相关。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历史的沉思与对未来的警醒,展现了王安石深邃的思想与对社会的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禹行掘山走百谷:大禹开山挖谷,象征着治理自然的伟业。
- 蛟龙窜藏魑魅伏:妖邪潜藏于此,隐喻社会中潜在的危机。
- 心志幽妖尚觊隙:人心中对邪恶的向往,反映出内心的矛盾。
- 以金铸鼎空九牧:金子铸成的鼎象征权力,但却是空虚的。
- 冶云赤天涨为黑:炼金之地的烟雾让天空由红变黑,象征混乱。
- 韛风馀吹山拔木:风吹动山木,暗示自然的无常与力量。
- 鼎成聚观变怪索:鼎成之后,众人聚集观看,象征社会的好奇与恐惧。
- 夜人行歌鬼昼哭:夜间人们歌唱,白天却有哭声,反映出生死和悲欢。
- 功施元元后无极:功业的影响深远,传承无止境。
- 三姓卫守相传属:周朝的统治者传承的责任与使命。
- 弱周无人有宜出:周朝衰弱,缺乏合适的人才。
- 沈之九幽拆地轴:沉入幽冥,暗示失去权力的无奈。
- 始皇区区求不得:始皇帝虽努力却无所得,暗示权力的渺小。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鼎”比喻国家权力。
- 拟人:夜与昼有情感的表现,反映社会的悲欢。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探讨了权力的虚空与人心的复杂,警示后人对权力的追求与妖邪的警惕。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禹:象征治理与开创。
- 蛟龙、魑魅:象征邪恶与潜在的危机。
- 九鼎:象征国家的权力与荣耀。
- 夜与昼:象征生死与悲欢的交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王安石的《九鼎》主要讲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 A. 司马迁
- B. 大禹
- C. 始皇帝
- D. 孟子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九鼎”象征着____。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蛟龙和魑魅象征着积极向上的力量。 (对/错)
答案:
- B
- 权力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九鼎》与李白《将进酒》:两者均表达了对权力与人生的思考,但王安石更偏向历史的沉思,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情与对人生的洒脱。
参考资料:
- 《王安石集》:收录王安石的诗文,适合深入了解其思想。
- 《宋代诗词选》:对宋代诗词进行概述和分析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