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

时间: 2025-01-19 16:46:10

林杪。

春小。

丹枫色老。

黄梅信早。

瓦沟霜影,寒意深闺不少。

翠裘红衲袄。

琐窗容易残阳坠。

狗儿吠。

夜永愁无寐。

倚薰笼。

鸳被重。

香融。

细然沈水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河传
作者: 杨继端 〔清代〕

林杪。春小。丹枫色老。黄梅信早。瓦沟霜影,寒意深闺不少。
翠裘红衲袄。琐窗容易残阳坠。狗儿吠。夜永愁无寐。
倚薰笼。鸳被重。香融。细然沈水烘。


白话文翻译:

在林木的枝头,春天刚刚开始,丹枫的颜色已经显得苍老,黄梅的信使早已到来。瓦沟里霜影映照,寒意在深闺中却丝毫没有减少。
穿着翠绿的裘衣,红色的袄子,窗子里的夕阳容易坠落。狗儿在叫,漫长的夜晚让我愁苦失眠。
倚靠在熏香的笼子旁,鸳鸯被沉重,香气融化,细细地渗透在水中烘烤。


注释:

字词注释:

  • 林杪:树木的顶端,指林木茂密的样子。
  • 丹枫色老:丹枫,红色的枫树,色泽已显苍老,暗指秋天的来临。
  • 黄梅信早:黄梅为梅子成熟的时节,指春天的信号。
  • 瓦沟霜影:瓦沟中映出的霜影,暗示寒冷的天气。
  • 琐窗:小窗,形容窗户的细小。
  • 薰笼:香熏的笼子,通常用来熏香。
  • 鸳被:鸳鸯被,指一对情侣共享的被子。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古典典故,但其意象和色彩的运用显示了对古典诗词的继承与发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继端,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春秋交替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的变化,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河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秋天的残影交织在一起的景象。诗中提到的“丹枫色老”与“黄梅信早”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季节的交替与时间的流逝。与此同时,透过“瓦沟霜影”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寒意,暗示着生活中的孤独与愁苦。

“狗儿吠。夜永愁无寐”这一句,仿佛是在描绘一个人夜里辗转反侧的状态,伴随着狗的吠声,营造出一种孤独无助的氛围。倚靠在薰香的笼子旁,暗示着一种对温暖和安慰的渴望。整首诗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景色,更是在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通过对细节的刻画,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变化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思与感悟。此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情感真挚与意象丰富,使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林杪。春小。:春天刚刚开始,林木的颜色依旧浓郁。
  • 丹枫色老。黄梅信早。:虽然春天来临,秋天的色彩却已显现,黄梅早已经成熟,春天的信号。
  • 瓦沟霜影,寒意深闺不少。:瓦沟里的霜影映照,深闺中依然感受到寒意。
  • 翠裘红衲袄。:穿着翠绿的裘衣和红色的袄子,突显出温暖的渴望。
  • 琐窗容易残阳坠。:细小的窗户,夕阳容易落下。
  • 狗儿吠。夜永愁无寐。:狗在叫,漫长的夜里愁苦失眠。
  • 倚薰笼。鸳被重。:依靠在香熏的笼子旁,鸳鸯被厚重,象征着温暖与亲密。
  • 香融。细然沈水烘。:香气融化,慢慢渗透,温暖了心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季节变化比作人生的变化。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如“翠裘红衲袄”对“狗儿吠”,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秋交替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中孤独和温暖的渴望,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杪:象征着生命的繁茂。
  • 丹枫: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轮回。
  • 黄梅:寓意着春天的新生。
  • 瓦沟霜影:体现了寒意和孤独感。
  • 薰笼:象征着温暖和舒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河传》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杨继端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丹枫色老”意指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秋天的气息
    • C. 盛夏的炎热
    • D. 冬天的寒冷
  3. “夜永愁无寐”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与愁苦
    • C. 平静
    • D. 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继端的《河传》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季节的变化,而李白则通过月光与思乡之情的结合,表达了浓厚的个人情感。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古诗词中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洞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元曲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