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 拟百末词,咏闺中十二月词》
时间: 2025-01-06 11:01: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河传 拟百末词,咏闺中十二月词
- 晓起,妆整。新样翠钿,又翻华胜。
- 颂椒堂上,迎禧问寝。绣袿频敛衽。
- 闹蛾半月灯期近。良宵永,云母开玉镜。
- 绮疏梅萼香喷。试花风一信。
白话文翻译
早晨起床,梳妆打扮。新的妆饰翠绿色的钿子,又显得华丽非凡。在椒堂之上,欢庆吉祥,询问安眠。绣制的衣裙频频收拢衣襟。喧闹的灯光半月亮期渐近。美好的夜晚,云母般的镜子闪耀。疏朗的梅花香气四溢,试探着花香的春风一信传来。
注释
- 晓起:早晨起床。
- 妆整:装扮整齐。
- 翠钿:翠绿色的头饰。
- 华胜:华丽的样子,胜过以往。
- 椒堂:指的是家中的厅堂,通常用于庆祝节日。
- 迎禧问寝:迎接吉祥,询问休息的安好。
- 绣袿:绣花的衣裙。
- 频敛衽:频频地整理衣裙的下摆。
- 闹蛾:灯笼的喧闹声。
- 良宵永:美好的夜晚非常漫长。
- 云母开玉镜:如同云母般的镜子开始闪烁。
- 绮疏梅萼香喷:美丽的梅花散发香气。
- 试花风一信:春风传递着花香的消息。
典故解析
- 椒堂:在古代,椒(香椒)用来象征吉祥,椒堂则是人们庆祝的地方。
- 云母:常用来形容清亮的光辉,象征美好、明亮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继端,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为少见,主要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独特观察而闻名。其作品常表现出对女性生活的关注,尤其是在情感与节令变化中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清代,反映了当时女性在节日或特殊日子中梳妆打扮、迎接吉祥的情景,展现出女性生活中的美丽与期待。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女子在晨起时的打扮过程,表现出一种生活的仪式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充满温馨与美好的场景。开篇的“晓起,妆整”,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晨的宁静之中,仿佛可以听到那轻柔的妆容声,油然而生的期待感。接下来的描写则逐渐展开,细致地记录了女子在节日庆祝中的准备,既有对美的追求,也有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温柔的、充满期盼的氛围,尤其是“良宵永,云母开玉镜”一句,给人以无限遐想,夜晚的美好与期待仿佛在此刻凝聚。在表现手法上,诗人运用了对仗和音韵的美感,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又有听觉的和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起,妆整:早起后开始梳妆,表现出清晨的生机。
- 新样翠钿,又翻华胜:新颖的装饰显得格外美丽,突显女性的妆容。
- 颂椒堂上,迎禧问寝:在家中庆祝吉祥,关心家人的安好,体现了家庭生活的美好。
- 绣袿频敛衽:绣花的衣裙频频整理,表明对礼仪的重视。
- 闹蛾半月灯期近:夜晚的灯光明亮,象征着节日的临近。
- 良宵永,云母开玉镜:美好的夜晚如同镜子般闪亮,暗示着美好的未来。
- 绮疏梅萼香喷:梅花的香气四溢,带来春天的气息。
- 试花风一信:春风如同花信,传递着新生的消息。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妆整”与“迎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美好的夜晚比作“云母开玉镜”,生动形象。
- 拟人:春风传递花香,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女性的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展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期待。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家庭的温暖和节日的喜庆,传递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晨曦: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
- 妆容:代表女性的美丽与自我表现。
- 椒堂:象征家庭的温暖与团聚。
- 梅花:象征坚韧与美好的品德。
- 春风:象征着新生与希望的到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翠钿”是指什么?
- A. 头饰
- B. 衣服
- C. 鞋子
-
“良宵永,云母开玉镜”中“云母”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矿物
- C. 一种气候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悲伤
- B. 喜庆
- C. 孤独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杨继端与李清照的作品都关注女性生活,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多表现出对爱情的细腻感受,而杨继端则侧重于日常生活的仪式感与节日的欢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杨继端研究》
这份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河传 拟百末词,咏闺中十二月词》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