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送赵能卿东归》

时间: 2025-01-07 22:00:52

一第时难得,归期日已过。

相看玄鬓少,共忆白云多。

楚阔天垂草,吴空月上波。

无人不有遇,之子独狂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第时难得,归期日已过。
相看玄鬓少,共忆白云多。
楚阔天垂草,吴空月上波。
无人不有遇,之子独狂歌。

白话文翻译:

这次相聚实在难得,归期已经过去。
我们相对而坐,发现自己白发渐少,却共同怀念那许多的白云。
楚地的天空广阔,草木低垂;吴地的月亮映在波上。
无人不曾有过相遇,但你却独自一人高歌。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第:一次,某个地方。
  • 归期:回家的日期。
  • 玄鬓:黑发。
  • 楚、吴:古代中国的两个地名,分别指今湖北、江苏一带。
  • 狂歌:指放声唱歌,表达痛快的情感。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楚阔”和“吴空”是对两地景物的描绘,楚地和吴地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反映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与依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蠙(约公元740年-约799年),唐代诗人,字子华,号岘山人,晚年隐居于岘山。他的诗歌多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送别好友赵能卿而作,表达了对友人归去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在相聚时的感慨与怀念,反映了唐代士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离别的情绪。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情感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赵能卿的送别场景。开篇即点出归期已过,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接着,通过“相看玄鬓少,共忆白云多”的对比,展现了岁月对容颜的侵蚀,也引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这种怀旧情绪在“共忆白云多”中得到了升华,与友人的情谊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浓厚的情感氛围。

中间两句“楚阔天垂草,吴空月上波”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又惆怅的意境。楚地的草木低垂,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心中的离愁;而吴地的月亮映在波上,恰似友人远行后的孤独和思念。最后一句“无人不有遇,之子独狂歌”,则是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遇虽常见,但诗人此刻的狂歌却显得尤为独特,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在离别的主题下,渗透着对友谊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与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第时难得”:难得的相聚机会。
  • “归期日已过”:不知不觉间,归家的日子已过。
  • “相看玄鬓少,共忆白云多”:对面互相瞧着,发现岁月让我们白发渐少,却共同怀念过去的美好。
  • “楚阔天垂草,吴空月上波”:描绘楚地的广阔与吴地的夜景,增添了离别的愁绪。
  • “无人不有遇,之子独狂歌”:每个人都有相聚与离别,但此时此刻,只有我在高歌。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玄鬓少”与“白云多”的对比,突显时间的流逝。
  • 意象:楚地、吴地的自然景物,富有地方色彩,增强了情感的传达。
  • 夸张:用“独狂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独特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离别的伤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青春的无忧。
  • :代表思念与孤独。
  • :自然景象,增添了离别的愁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个地名是:
    A. 楚与吴
    B. 齐与燕
    C. 晋与楚

  2. 诗中提到的“归期日已过”是指:
    A. 离别的时间已经到来
    B. 朋友不再回来
    C. 归家的日子已经过去

  3. “之子独狂歌”意指:
    A. 只有我在唱歌
    B. 每个人都有歌唱的权利
    C. 朋友们都在欢唱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现了离别的情感,诗中通过自然意象和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人的祝福,与张蠙的《和友人送赵能卿东归》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多地注重描绘未来,而张蠙则更侧重于对过去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