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凶梦歌洹水,妖巢集戴鵀。
未尝余傣禄,无以具衣衾。
袁涣分仓谷,仇归赐府金。
他年纯固传,宁使令名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悲痛与怀念。诗人梦见了凶险的水,妖邪的鸟巢聚集着不祥的气息。生前从未享受过太多的荣华富贵,今后又如何能有足够的衣物和被褥呢?袁涣分发谷物,仇敌又回赠金钱。希望未来能有人传承他的名声,但宁愿让这种名声在世上沉没。
注释
- 凶梦:指梦到不吉利的事情。
- 洹水:指洹河,水流的象征。
- 妖巢:妖邪的巢穴,象征不安。
- 傣禄:指财富和荣华,生前未曾享受。
- 衣衾:指衣服和被褥。
- 袁涣:历史人物,分发粮食以解饥荒。
- 仇归:仇敌归来,象征不安与危机。
- 纯固传:希望名声能长久流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字君实,号冲斋,北宋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家及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是中国古代历史编纂的杰出代表。其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露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
创作背景
《故侍读学士张公哀辞二首》是司马光追悼已故友人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士人之间的友情和相互关怀被极为重视,诗中对生死的思考和对名声的看重体现了他的价值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浓厚的哀思为主旋律,通过梦境和现实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已故友人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即以“凶梦”引入,暗示着对未来的忧虑,给人以沉重的压迫感。随后的“妖巢”描绘了一个不祥的景象,诗人似乎在梦中看到了某种预兆,象征着生者对死者的无能为力。
诗中的“未尝余傣禄,无以具衣衾”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既是对自己生活的反思,也是对友人生前未曾享受的遗憾,显示了士人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高尚追求。接着提到的“袁涣分仓谷,仇归赐府金”则引出了社会的现实,展示了人情冷暖与人生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环境的失望与批判。
最后两句“他年纯固传,宁使令名沉”,展现了诗人对名声的思考。他宁愿让名声沉没,也不希望因为名声而让友人的精神被遗忘,流露出一种对真情实感的追求。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将友情与生死、名声与个人追求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宋代士人的情怀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凶梦歌洹水:梦见不吉利的事情,象征着忧虑与不安。
- 妖巢集戴鵀:妖邪的鸟巢聚集,暗示着潜在的威胁。
- 未尝余傣禄:生前从未享受过荣华富贵。
- 无以具衣衾:因此无法拥有足够的衣物和被褥。
- 袁涣分仓谷:提到历史人物袁涣,象征着生存的艰难。
- 仇归赐府金:仇敌的回归意味着危险与困扰。
- 他年纯固传:希望未来仍有人能传承自己的名声。
- 宁使令名沉:宁愿让名声沉没,也不愿以此来遗忘真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梦境与现实生活进行对比,增强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袁涣分仓谷,仇归赐府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用“妖巢”象征不安和威胁,传达出诗人的忧虑。
主题思想
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对友人的追思与对人生的感慨,强调了友情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尤其在面对死亡时的无奈与思考,展现了士人的情感深度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凶梦:象征不安的预兆。
- 洹水:代表流逝的时间和无法挽回的过去。
- 妖巢:象征着潜在的威胁与不安。
- 傣禄:代表荣华与富贵的渴望。
- 衣衾:象征生活的基本需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袁涣”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诗人本身
- B. 一位士人
- C. 以分发粮食著称的人
- D. 不知名的角色
-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喜悦
- B. 失落与哀伤
- C. 愤怒
- D. 无所谓
-
“他年纯固传”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望?
- A. 个人财富
- B. 名声的流传
- C. 社会地位
- D. 朋友的遗忘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的作品,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往事的追忆。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体现思乡情怀与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李白)与《故侍读学士张公哀辞二首》均涉及对生死的思考,但前者更多表现对生命的珍惜,后者则集中于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这种对比揭示了不同诗人处理生死、友情的方式,体现了他们各自的情感深度与表达特点。
参考资料
- 《司马光传》:对司马光生平的详细介绍。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