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其二 南阳道中,和王仔园韵》
时间: 2025-01-04 07:57: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岱色入青湖。晴光漾白凫。映芙蕖百里平铺。似放弱耶溪畔棹,摩诘画,辋川图。风景补方壶。临流万派舒。濯尘缨细鉴头颅。偏忆故园烟水外,乘小艇,泛菱蒲。
白话文翻译:
岱山的绿色映入青湖中,阳光洒在湖面,白色的野鸭在水面上轻轻荡漾。湖中盛开的芙蓉花如百里平铺,仿佛是那轻舟在溪边划行,正如摩诘的画作《辋川图》。这里的风景如同陶渊明的方壶,临水而坐,万千景象在眼前舒展。洗去尘埃的缨带在水中细细映照着我的头颅。我偏偏想起故乡那烟水朦胧的画面,乘着小艇,在菱角和蒲草间悠然漂荡。
注释:
- 岱色:指岱山的颜色。
- 青湖:形容湖水的颜色,清澈而深邃。
- 白凫:野鸭,形容在水面上游弋的景象。
- 芙蕖:荷花的别称,代表美丽的自然景象。
- 摩诘画、辋川图:指唐代画家王维的名画《辋川图》,表现了山水自然的和谐美。
- 方壶:指陶渊明的诗句中所提及的理想之地,象征自然与宁静。
- 浑浊的尘缨:比喻生活中的烦扰与俗世的牵绊。
- 泛菱蒲:在水面上漂荡,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元恺,清代诗人,籍贯南阳,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蕴含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作成于作者游历南阳道中,受到自然风光的激发,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唐多令 其二 南阳道中》是一首典雅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故乡的眷恋。开篇“岱色入青湖”便以自然的色彩引领读者进入诗境,湖水的清澈与山色的交融,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接着,诗人通过“晴光漾白凫”描绘出湖面上轻盈的白鸭,在阳光的照耀下,白色的野鸭仿佛在水面上舞动,生动而又灵动。
诗中“映芙蕖百里平铺”进一步描绘了湖中盛开的荷花,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丰盈。随后提到的“似放弱耶溪畔棹,摩诘画,辋川图”则将自然景色与画作相联系,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欣赏与自身情感的交融。
整首诗在最后部分,诗人以“乘小艇,泛菱蒲”结束,表达了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怀念,使整首诗在美的享受中流露出淡淡的乡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岱色入青湖:岱山的颜色映入湖中,描绘出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
- 晴光漾白凫:阳光洒在水面,白鸭在水中轻轻游动,生动形象。
- 映芙蕖百里平铺:湖面上的荷花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出自然的美丽。
- 似放弱耶溪畔棹,摩诘画,辋川图:将自然景象与王维的画作相提并论,表现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
- 风景补方壶:风景如同陶渊明的理想之地,象征宁静与理想的生活。
- 临流万派舒:在水边静观万种景致,感受自然的无穷魅力。
- 濯尘缨细鉴头颅:在清水中洗去尘世的烦恼,反映了内心的宁静。
- 偏忆故园烟水外:在此宁静的环境中,思念起故乡的景色。
- 乘小艇,泛菱蒲:以小艇游荡于菱角与蒲草之间,表现了悠闲自在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似放弱耶溪畔棹”,将自然景象与艺术作品相联系。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诗中充满了自然意象,如湖、山、荷花、野鸭等,构成了丰富的画面感。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描绘自然之美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岱色:象征自然的力量与和谐美。
- 青湖:代表宁静与清澈的心境。
- 白凫: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 芙蕖:美丽与纯洁的象征。
- 方壶:理想生活的象征,反映了陶渊明的隐逸思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岱色”指的是什么?
- A. 湖水的颜色
- B. 岱山的颜色
- C. 白鸭的颜色
- D. 荷花的颜色
-
“乘小艇,泛菱蒲”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 A. 忙碌辛劳
- B. 悠闲自得
- C. 追求名利
- D. 远离自然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董元恺《唐多令 其二》与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两首诗均展现了自然的美与田园生活的惬意,但董元恺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王维则强调了隐逸生活的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