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李筱泉中丞见访湖楼,遂与至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小坐而别。》
时间: 2025-01-04 09:47: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花外驻鸣驺。来乘湖上舟。且偷闲半日清游。玉宇琼楼随处好,泛双桨向中流。云水一登楼。苍茫芦荻秋。步长桥指点汀洲。安得行窝来此筑,请垂钓著羊裘。
白话文翻译
在花丛外停着鸣叫的马车,乘着湖上的小舟,偷得半日闲暇,悠然游玩。玉宇琼楼随处可见,划动双桨,驶向湖心。登高望远,云水苍茫,秋天的芦苇荡漾。走在长桥上,指着水中的小洲,想问为何不在这里建个小窝,穿着羊皮衣去垂钓。
注释
- 鸣驺:鸣叫的马,驺指马车。
- 清游:清闲的游玩。
- 玉宇琼楼:指的是高楼,形容美丽的建筑。
- 汀洲:指水中的小洲。
- 行窝:指在此处安家。
典故解析
- “玉宇琼楼”常用来形容华丽的建筑,这里的意象引申了诗人对美好环境的向往。
- “安得行窝”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此处定居的愿望,也体现了隐逸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樾(1821-1907),字佩弦,号秋水,浙江人,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诗人。他的诗风兼具古典韵味和现代意识,擅长抒情,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诗人受访于湖楼,心情愉悦,借游湖之机抒发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开篇以“花外驻鸣驺”引入,给人以幽静的意境,紧接着描绘湖上游船的闲适场景,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诗中通过“玉宇琼楼”“云水一登楼”等意象,营造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诗人似乎在此刻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步长桥指点汀洲”的意象,展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家园的构想,“安得行窝来此筑”不仅是对生活的渴望,也是一种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优美的景色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寂和不羁之情,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花外驻鸣驺:描绘了风景的静谧,暗示诗人心情的恬淡。
- 来乘湖上舟:诗人选择在湖上泛舟,体现了对生活的享受。
- 且偷闲半日清游:表达了诗人对清闲时光的珍惜。
- 玉宇琼楼随处好:描述周围环境的美丽,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
- 泛双桨向中流:描述划船的动作,展现诗人的悠然自得。
- 云水一登楼: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境的向往。
- 苍茫芦荻秋:描绘了秋季的景色,传递出一种萧瑟之美。
- 步长桥指点汀洲:表现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
- 安得行窝来此筑:表达了希望在此安居的愿望。
- 请垂钓著羊裘:传达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心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宇琼楼”,用华丽的词汇比喻美景。
- 拟人:自然景物富有情感,迎合诗人的心境。
- 对仗:如“花外驻鸣驺”“泛双桨向中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湖上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新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象征着宁静与悠闲。
- 舟:代表着自由与流动。
- 芦荻:秋天的象征,体现出诗人的敏感与细腻。
- 汀洲:隐喻一个理想的栖息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安得行窝”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 A. 向往隐逸生活
- B. 渴望繁华
- C. 忧伤孤独
- D. 渴望权力
-
“玉宇琼楼”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暗示人生的无常
- B. 体现美好环境
- C. 代表诗人的孤独
- D. 反映时代的变迁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思想,但更注重于秋天的静谧。
- 李白《庐山谣》:展现了李白对自然的豪放与奔放,与俞樾的细腻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俞樾研究》
- 《唐诗宋词鉴赏词典》
- 《古典诗词解析与赏析》